山居秋暝全诗的讲解,山居秋暝全诗详细注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6:12:54

本人虽然喜欢诗词,但毕竟精力和时间有限,涉猎不多,而中国的古诗词又浩如烟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荐我认为的一首最美诗词,这首诗就是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接下来,我们先看看原诗是怎么样写的,再来探讨这首诗到底美在何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和心境?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全诗的讲解,山居秋暝全诗详细注解(1)

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到底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意境呢?

我们可以从这首诗的字面看出大意是这样的:

缥缈幽空的山谷,刚刚沐浴了一场新雨,天色渐渐暗了袭来,傍晚来临,冥冥中似有秋意。随着夜色渐深,月亮升起来,洁白的月光静静的照在松林的树梢上,林间的小溪清澈晶莹,“汩汩”的寂寞的流淌在青石上。

夜风吹拂,竹林发出轻柔悦耳的“沙沙”声,仿佛向着归来的洗衣姑娘挥手致意。不远处湖水中睡莲轻轻摇动,原来正有一叶小渔船驶来。如今,仙居山中,任由春日的繁花似锦凋谢而去,王孙们可在这初秋寂静美好的山中居留,品味这难得的闲情逸致。

山居秋暝全诗的讲解,山居秋暝全诗详细注解(2)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这首诗描绘的景色与题目“山居秋暝”非常吻合,正是山中初秋傍晚的美景,景色有虚有实,有动有静,有明有暗,似一副充满禅意的水墨画,意境幽远。真是应了那句,最好意境是诗里有画,画里要有诗。

何为“有虚有实”?这里雨后云气缥缈的山谷是为“虚”,为“空”,充满禅意。明月,清泉,渔舟,竹子,是写实,实以虚为背景,为衬托,给人一种意境幽远宁静之感。

何为“有动有静”?“清泉石上流”这句,清泉为“动”,青石为“静”;“莲动下渔舟”这句,渔舟为“动”,莲叶为“静”。这里动都是轻柔的,微微的,你似乎能听见清泉流动声和莲叶的摆动声,这两处的“动”主要为了衬托出夜晚的山中的宁静,与那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为“有明有暗”?“明月松间照”这句“明”为月,“暗”为松,明暗交替,让夜晚有了一种晴朗,神秘之美。

可以说,王维在这首诗里多处运用了色调,虚实,和声音的比对,它们互为衬托,互为呼应,不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同时也给人一种“高山流水何处觅,唯有此处最闲情”的感慨。

山居秋暝全诗的讲解,山居秋暝全诗详细注解(3)

赏析这首诗的“境界”之美”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王国维

王国维认为:多无限,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景和情两个元素的构成,但无论是客观上的景,还是主观上的情,都是观,是人的精神活动的结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才是诗词的美好境界。

我认为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之所以成为“名句”在于有王国维所说的“高格境界”

王维的诗多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为主要风格,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这根王维本身参禅悟道,学庄信道是分不开的。细细品来,王维的诗背后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的衬托,意味深远,禅意明显。他的这首《山居秋暝》也不例外

在《山居秋暝》当中,除了描绘自然的景物,也流露出王维当时的思想和生活状态。中年以后的王维把精神寄托在佛理和山水之间,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他的这种状态都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一方面无形中给他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品位,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他闲情逸致和消沉意志的思想状态融合。

山居秋暝全诗的讲解,山居秋暝全诗详细注解(4)

结束语

正所谓: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我相信还有很多的很美的诗词,但我却独爱王维的这一首《山居秋暝》,至于你问为什么,我想除了美之外,诗里的意境也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吧,是一种“爱而不得,不得更爱的心态”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