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书五经”同时也是被誉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五经”的概念起源更早,是汉武帝时期提出的,而“四书”的说法则是起源于南宋,南宋的朱熹在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中,便提及这个说法。
那么,“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什么?五经又指的是什么?
四书其一、《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家喻户晓的话,便是《大学》的开篇,除此之外,人们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出自《大学》,《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书中的第四十二篇,相传这篇文章是孔子的弟子,被后世誉为“宗圣”的曾子所著。
朱熹在《大学章句》一文中,点明了《大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从《小戴礼记》中拎出来,称为“四书之首”
四书其二、《中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中庸之道,指的是“中不偏,庸不易”,出自《中庸》一文,中庸主要讲的是人性的修养,原本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书中的第三十一篇。
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学习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出自《中庸》,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子思作《中庸》”,可见,《中庸》是孔子的嫡孙,也就是被后世誉为“述圣”的子思所著。
四书其三、《论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如是说道。在古代的哲学史上、思想史上,孔子的地位举足轻重,被后世誉为“孔圣人”,而《论语》一书,便是记载孔子以及孔子学生言行的一本著作,是古代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极其广泛。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了代表学说,延续了几千年,《论语》作为儒家代表作,也成为了永恒的经典,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论语》一书的重要性,最恰当不过了,“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
第四、《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