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谁的思念,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3:52:4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之夜,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州。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他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疑问的形式,向青天发出对明月的追寻,这一问似乎充满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进一步想象天上的宫殿,猜想今夕是何年,这种想象既富有浪漫色彩,又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想要乘风归去,但又担心高处的寒冷,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他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挣扎。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那些因思念亲人而睡不着觉的人。这里的“无眠”既指词人自己,也暗指那些同样在思念亲人的人们。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对月亮提出责问,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显得那么圆满,这既是对月亮的责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认为这些都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的事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体现了他的旷达和超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希望人们都能长久地生活下去,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明月来共享这美丽的时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和深厚情感的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谁的思念,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什么情感(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