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鞠/文
摘 要:张芝作为中国草书的创始人,为中国书法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张芝在草书上的艺术造诣得到了后代书法家很高的赞誉,而且其高岸的品质和节操也得到了世人的钦佩和赞扬,研究张芝的书法道路和成就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书法家 张芝 草书 书圣 艺术
张芝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史料记载的书法家之一。张芝,字伯英,其出生年月不详,卒于192年,东汉末年人。对于张芝的籍贯,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敦煌酒泉人,还有人认为是汉代敦煌人。张芝的家庭位于当时的豪门贵族,而且家学渊源,但是张芝和他的弟弟并没有沉沦于奢华的生活。从童年就开始接受教育,坚守自己的品德,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希望能够干一番大的事业。张芝后来酷爱书法,并且勤学苦练,终于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草书,在中国的书法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一、艺术家张芝对书法艺术的痴迷张芝从小就非常热爱书法,刻苦研究并且学习了当时的草书大家崔瑗和杜操的书法,决心把书法练好。由于当时纸张比较缺乏,所以张芝就在绸缎上练习书法,不仅如此,家中的衣服也是先用来练字,然后清洗。在他的家门前的一池清水,由于长期清洗张芝练字用的衣服和毛笔而变黑了,“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在敦煌的相关文献《墨池咏》中就特别记载这样的充满赞美的诗句:“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鸟行迹,研墨染鱼池。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在唐代的《沙州都督府图经》中记载:“墨池在敦煌,‘县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年代既远,池已磨灭,开元四年敦煌县令赵智本访得遗,于池中掘得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乃劝张芝第十八代孙上柱国张仁会等修葺墨池,中立庙及张芝容。’”[1]25根据现在有关专家考证的证据,张芝的墨池遗址应当在现在敦煌城党河的西岸。
张芝在学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而且练成了“其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滴行不断一笔飞白草”,在当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和影响。再加上张芝本人高岸的品格,不贪图功名利禄,而且婉谢了朝廷的征召,在宋代人王愔的《文字志》中记载了:“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征,皆不至,号‘张有道’。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2]114在当时,如果一个人能够进入仕途,那么对其个人甚至家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为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带来切实的利益,而一个人官职的高低也是衡量其个人和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做官基本上是其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但是张芝却放弃了别人殷勤的邀请,远离了当时浑浊的官场,张芝的这种高洁品德在当时获得了美好的称誉,被赵壹称赞为“信道抱真,知命乐天”。
张芝本人勤学苦练书法的精神在当时已经家喻户晓,其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我国古代书法家中的典范。晋朝时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曾经怀着敬仰的心情说:“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吾弗如也。”西晋有名的书法家索靖是张芝姐姐的孙子,也对张芝的书法非常崇拜,后来官至尚书郎和酒泉太守,对于张芝“草书”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张芝在“草书”上的造诣和贡献东汉末年,草书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而且练习草书的人也非常多,张芝被称为“草圣”后,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追从。178—183年,赵壹在他的《非草书》中记载了这种草书流行时的情况,“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时之彦哲也,然摹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彦也”[3]69。在当时虽然学习草书不能够像学习历史书籍那样可以通过选拔而做官,也不会因为会工书鸟篆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如痴如醉地练习草书。这些练习草书的人都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形成了当时练习草书的社会氛围。
张芝非常善于写章草,在张怀的《书断》中有:“案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至建初中,杜度擅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惟张伯英造其恶。韦诞云:‘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惟刘氏之法,字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张芝喜而学焉,专其精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章草是一种介于隶书和草书之间的过渡书法,现在所说的草体就是张芝所创造的。要想创造一种新的书法,就需要对旧有的书法进行熟练地掌握,也只有在精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张芝跟随着崔杜二人学习章草,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老师。在张怀的《书断》中明确指出了“伯英即草书之祖也”,也就是说张芝是草书的创始人。在张芝所处的东汉末期,已经具备了产生今草的条件,而张芝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今草。张芝所创造的今草能够一气呵成,大大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并且便于快速记录。除此之外,草书看上去飘逸洒脱,线条非常有流动性,给人很美的感受,具有比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意义。梁武帝赞叹张芝的草书作品:“(张)芝如汉武爱道,冯虚欲仙。”唐代初期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虞世南在《笔髓论》中写道:“及蔡邕,张(芝),索(靖)之辈,钟繇、卫(瓘)、王羲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唐太宗李世民夸赞张芝的草书作品时说:“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唐代的草书大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多次提到了张芝草书的优秀,“张芝草圣,此乃转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无常不错,纵横从此以降……虽蒙隶草、章工,用多变济厥关”。唐代狂草大师怀素在评价张芝草书作品对自己的影响时说:“从二张(芝)、张(旭),得益最多。”[4]110唐代的书法评论大家袁昂书评价道:“张芝惊奇,书后品云,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又似活雾沾濡,繁霜摇落。”综合这些书法大家的评价可以看到,张芝因为其草书出神入化的高超艺术境界而名闻天下,并且其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其书法作品造诣之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其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中国书法发展历史来看,西汉时期隶书盛行,虽然草书已经出现,但是当时隶书和章草都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书写快捷流利的今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而引起了草书热。张芝从民间和老师那里吸收了草书的艺术精华,创造出了跨越时代的今草,一时名噪天下,有人评价张芝的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虽合,数意兼包,若县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露”;“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张芝的草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发展的进程,为我国书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带来了无法替代的生机,就是后世成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也曾经跟随张芝学习书法,并且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5]。
张芝在草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当时和后人的称赞和敬仰,在张芝生活的时代就有很多人如痴如醉地迷恋张芝的草书艺术,在以后的书法艺术的评论上都会谈到张芝的草书的影响。在南宋《论书表》在有:“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在唐朝孙过庭《书谱》中有:“夫自古擅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对于后世的书法家来说,其草书的艺术风格也来自于张芝。例如张芝的弟弟张昶也非常擅长书法,然而却达不到张芝的水平;唐代的张旭和怀素以狂草举世闻名,而他们的草书艺术风格也受到了张芝书法的影响。虽然张芝的草书在社会上非常风靡,但是其书法作品在世的却非常少,在晋代张芝的书法已经比较少见到了,所以当时西晋的名士就慨叹张芝的书法作品“寸纸不遗”。到了唐宋时期,绢本也非常少见,在宋代的《宣和书谱》中记载了内府所收藏的张芝草书作品《冠军帖》和章草《消息帖》两种。当世所看到的关于张芝的拓印本,仅仅有宋代《淳华阁帖》所记载的关于张芝的草书流行,一共八十个字。清代康熙年间,有人在武威衙门的水井中挖掘出了张芝手书的石碣。上面有“澄华井”的字迹并且有铭文,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张芝父亲在武威任太守期间张芝所书写。这一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嘉庆时期武威学者张澎在《闲居杂居》中有:“南宫旧井最甘香,安国寺前今洌凉,可惜澄华碑已失,未探修綆一秤量。”在下面的注解又进一步指出“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并镌‘澄华井’三字,系张芝隶书,并有铭,某观察迁任,载之去”。张澎的好友张美如在观赏张芝的石碣时得到了美好的艺术感受,赞叹“行云离合,惊蛇入草”,并且叹惜“澄华井”碑文丢失,使张芝的书法作品不能够流传于世。
张芝能够获得“草圣”的称号,不仅仅和他高超的书法艺术有关,而且和他高洁的品格也有密切的联系。张芝虽然出身于名门,他的父亲张奂就是东汉时期的名臣,并且张芝因为有道而得到了朝廷的赏识,下令其做官,但是张芝却不屑一顾,甘愿做一个布衣。张芝的这种不贪恋高官厚禄的思想境界令人非常钦佩。张芝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坚守自己节操的品质,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辛德勇.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赵勇.张芝与今草[J].美与时代,2012(4).
[3]杨发鹏.草圣张芝其人其书再探[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21(1).
[4]伏俊琏,张存良.草圣张芝在陇上的两处遗迹[J].敦煌学辑刊,2007(2).
[5]寻鹏.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
(孟云飞转自《兰台世界》 2015年第18期 P6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