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的典故语出《孟子·公孙丑》。这是孟子在和公孙丑探讨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所打的比方。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用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否则,就会损害浩然之气,就像宋国那个拔苗助长的人。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累了一天回家,告诉家里人说:“今天我太担忧,所以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禾苗都枯萎了。
揠苗助长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不但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而坏事。也经常写作“拔苗助长”。揠苗助长的人,有做事情的热情和良好愿望,但是缺乏做事情的正确方法,最终适得其反。
欲速则不达。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量变积累到一定数量才会促成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就像典故中的宋国人,想要禾苗长得快一些,这样的愿望没有错。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愿望,他忽略了禾苗长高最需要的雨水、阳光、肥料,只是一味追求长高的结果,于是就做出了拔苗助长的事情。不但没有让禾苗真正长高,反而损害了禾苗生长的基础,最终禾苗枯萎而死,长高就无从谈起。这个宋国人就是急于求成,恨禾苗不能一日长几尺,最终事与愿违。揠苗助长启示我们做事情,不能一味追求结果,要注重过程,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道而行之。
我国的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而不能为了脱贫而拔苗助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对此,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在重庆调研时谈到扶贫工作,强调扶贫开发要防止揠苗助长,旨在告诫领导干部,扶贫工作要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做到真扶贫,而不能急于求成,搞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