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一场农民大起义,起义者以张角为首。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黄巾起义不仅打击了东汉政权,而且促进了农民战争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角首先在南阳地区发动起义。他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道”为旗帜,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公元189年春,张角率众在南阳起事,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和《太平要术》(又名《黄天丹诏》)等反汉朝的纲领。
张角领导黄巾军攻占郡县。 东汉政府调集大军进行镇压。经过一年多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失败。张角等人在起义中死去一部分,其余残余被镇压下去。
起义失败后,东汉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镇压和削弱黄巾军的力量。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斗争,汉灵帝于188年9月死于长安南宫。由何进、袁绍、曹操等人发动的“十常侍之乱”也失败了。 从189年春到189年秋,持续九年之久的黄巾大起义严重打击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力和封建经济的发展。虽然在黄巾起义初期出现了一些胜利,但由于黄巾起义军内部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坚强的纲领;同时,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战争有失败的趋势。
- 1、起义背景
-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但起义很快被镇压下来。随后,宦官把持了朝政。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黄巾军攻打郡县,*了黄巾首领张角和他的弟子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后来,起义逐渐失去控制。当时,张角称天公将军、人公将军。他利用这个名号组织了许多会道门(道教),以“太平道”为旗帜。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春二月,张角率众起义,开始了以“太平”为口号的起义活动。在起义爆发前半个月,张角将起义口号定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很快,各地起义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和长安。汉灵帝下令派出军队镇压黄巾军;但他的军队在镇压黄巾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 2、张角
- 张角,东汉末年人物,汉灵帝时人。他自称“大贤良师”,曾任山东巨野县(今山东省巨野县)令,为百姓所爱戴。张角是著名的宗教领袖,也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据《后汉书》记载:张角在家乡招徕信徒,组成“太平道”组织,有数千人。他率领他们去洛阳。汉灵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张角、张梁率教徒数万人起义,很快扩展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年秋季,张角派他的信徒们到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去发展教众。南阳太守张纯率领数万人抵抗他们,被打得大败。结果,张角组织的教众被镇压了。 张角便率领教徒们到兖州(今山东西南部)。当时有很多农民在兖州一带组织武装起来反抗黄巾军的压迫。 189年9月,这些武装起来的农民联合起来反对黄巾军的压迫。他们*了兖州刺史丁原,*死了太常陈蕃和司空王允。
- 3、起义过程
- 189年,南阳一带发生了饥荒。他们在大中大夫郑太基的帮助下,用“太平道”的名义组织起来,并要求教徒们奉献钱财和粮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189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在南阳举行了起义。他在南阳建立了一个大组织,称为“太平道”。 张角兄弟带领教徒们到处发动起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他们占领了南阳、颍川和陈留等地后,将整个颍川地区变成了他们的地盘。张角很快吸引了很多追随者,他的信徒越来越多。 189年7月3日,张角在洛阳建立了“大贤良师”朝廷的中央机构,并组织信徒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这个政权后来被称为“黄天”,或“黄天教”。
- 4、黄巾起义的影响
- 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汉室倾颓”,使得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黄巾军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黄巾军起义为后来黄巾之乱埋下了祸根,“黄巾起义”也成为了黄巾军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东汉王朝统治的土崩瓦解,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军乘机扩大地盘。他们在各地大肆抢劫、残*百姓、扰乱生产秩序。从这时起,汉朝政府对黄巾军反汉、反宦官的斗争失去了控制,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这一切都为后来汉末爆发的农民大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 5、农民起义对社会的影响
- 东汉末年,全国各地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赤眉起义和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由于起义军领袖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黄巾军和西园八校尉是东汉末年农民战争的领导力量,但由于他们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领导,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董卓之乱发生于199年,是一次由地方军阀和外戚发动的叛乱;而赤眉起义是由绿林军发动的,也被东汉政府镇压了下去。这三场农民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使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它还动摇了东汉王朝对各地区的统治力量。西园八校尉黄巾起义后不久,董卓在长安废少帝立献帝。张角在家乡发动农民起义后,各地也都爆发了农民战争。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20年,有一百多起农民战争。这次农民大起义与西园八校尉之乱一样,都未能使东汉王朝彻底灭亡。
- 6、总结
-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所爆发的黄巾起义规模浩大,在中原地区、山东、河北等地都有响应。从表面上看,这次起义的规模好像很大,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黄巾起义的失败也说明当时东汉朝廷与地方势力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农民战争。 此外,这次起义虽然是一场农民大起义,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在黄巾起义期间,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反抗东汉政府,并联合地方上的割据势力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割据活动。但是由于东汉政权对农民和地方豪强缺乏有效的控制和镇压,这些割据势力之间又相互竞争和削弱,导致了一系列混乱。同时,由于东汉朝廷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所采取的残酷镇压措施和军事策略,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这也是黄巾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7、参考资料
- 1.《汉书·东方朔传》:“初,大将军窦武欲与皇太弟争夺帝位,上疏固让。会窦武与皇太弟争位,上疏帝曰:‘臣与皇太弟皆为汉大臣,同受先帝厚恩。今陛下立皇太弟,臣奉正朔,复何所益!’”
- 2.《后汉书》:“中常侍张让等又与十常侍争宠,上疏曰:‘臣等三人与十常侍同受先帝厚恩,今皆为国除,愿陛下察之。’”
- 3.《后汉书·公孙瓒传》:“……以刘虞为太尉,明帝为司空。及黄巾起……”
- 4.《三国志·魏志·二宫传》:“帝闻之,令曰:‘若见黄巾,虽未敢复言,然欲以无言对之。’”
- 5.《后汉书·党锢列传》:“刘陶、张角、李固、杜林、孟海公等皆以黄巾乱天下。帝常与四人坐于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