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有个问题了,这么大的空心雕塑,古代工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不用架子,他们难道就不怕做好的泥坯变形或者塌了吗?
这个问题让专家们头疼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一位叫孙炜的专家在修复兵马俑的时候,从陶片上发现了一些指纹和“泥条盘筑”的痕迹。
“泥条盘筑”是自我国商代起就开始使用的一种加工、塑形方法。工匠们会先把泥土材料预制好,然后再反复捶打和醒泥,最后做成大拇指粗细的长泥条。
准备好泥条之后,工匠再仔细地把泥条一圈、一圈地盘起来,逐步做出作品的大体外观。在盘的过程中,工匠可以不断调整作品的重心和加固泥条,如以此来,经过一层一层的盘,作品最后就能被“堆”起来了。
孙炜按照此方法,就制作出了兵马俑的仿制品。但他发现如果稍有不慎,没找好重心,整个泥塑是很容易变形或坍塌的。
如此,他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兵马俑被“盘”出来之后,就要进窑烧制。出窑之后,等陶制的兵马俑冷却之后,彩绘工人再在上面进行各种彩绘。
按照这个流程,考古学者们找了很多窑场,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确定兵马俑的泥坯至少要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1个礼拜才行。而且, 陶窑的内径高度最起码要2米。
可找遍了兵马俑坑的附近,大伙也没发现这种规格陶窑的大规模遗址。如此一来,大伙就纳闷了,好几千个兵马俑到底是在哪烧的呢?
另外,以现代技术制作兵马俑这么大的作品,一般都是分成几部分烧制,然后再拼在一起。而兵马俑一看就是整体烧制出来的,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泥坯在进窑时是湿的、软的,烧完之后是*、硬的,整体会有一定的收缩。古代工匠是怎么把握这个收缩的比例?
并且,兵马俑各个部位的厚度也是不同的,整体烧制的时候,不同厚度的泥坯会有不同比例的收缩,弄不好,兵马俑就会碎。而古代工匠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了有效控制收缩的比例,那怎么才能掌握好在泥里掺入石英砂的比例?
总之,这一系列制作的细节问题,考古专家到现在也没研究明白。
不但如此,还有更多的问题让考古专家们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