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前十名景点,临淄十大免费旅游景点排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7:58:33

齐文化犹如一本厚重的古籍,穿越了时间的历史长河,绵延至今。齐国故都临淄,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是齐文化发祥地,云集了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管仲、晏婴等名君贤相。

临淄,八百载周代齐都,先秦时期中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之一,数以百计的遗址遗迹,数以万计的可移动文物,被称为“地下博物馆”。

齐国古城遗址

临淄前十名景点,临淄十大免费旅游景点排名(1)

临淄齐国故城是周代至汉代的临淄城所在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的齐都镇,地处临淄区城区的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东临淄河,故名临淄。临淄齐国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东临淄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总周长约21.3千米,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临淄齐国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临淄齐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临淄齐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当时,周王朝大封宗族勋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东北部地区,建立了齐国。齐国的都城就是临淄,临淄齐国故城因此成为齐文化的发祥地。

稷下学宫

战国时代,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因其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兴盛于威、宣王时期和湣王前期,中衰于湣王后期,恢复于襄王时期,随着秦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

临淄前十名景点,临淄十大免费旅游景点排名(2)

稷下学宫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它具有教育功能,它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大学;其次,它具有政治咨询功能,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咨询机构和智囊团,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并具有后世“政协”的雏形;第三,它具有学术研究功能,是战国时期的学术研究中心。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举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他们围绕着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世界本原、名实等时代论题开展学术辩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同时,稷下学开启秦汉文化发展之源,对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闻韶处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相传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韶院村原名枣园村,位于齐故城大城东南部。据1920年《临淄县志》载: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又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1982年,淄博市和临淄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孔子闻韶处”加以修葺。孔子闻韶处现位于村北,为一处小型淡灰色仿古建筑。门内北墙正中镶嵌着一方石碑,碑上隶书大字题曰“孔子闻韶处”。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左边一块为“舞乐图”,右边的一块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

临淄前十名景点,临淄十大免费旅游景点排名(3)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临淄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并发出“尽善尽美”、“不图为乐至于斯”的赞叹,留下了奕世佳话。

齐《韶》,是齐国(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221年)的大型宫廷乐舞。它来源于舜《韶》,脱胎于周《韶》,在齐国盛行八百年之久,是周代齐国最典型的雅乐代表作,也是最能代表齐文化“与时俱化”特色的地域音乐代表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后,得到了齐《韶》,将其加入到秦的宫廷乐舞之中。历经汉、魏、南朝历代皇帝传承,成为代表整个国家形象的国乐。隋文帝杨坚于601年,令大臣牛弘、蔡征等人取其乐舞,废其歌诗,改编成了《祭孔乐舞》。后来历代的祭孔乐舞、北宋“箫韶部”所奏的“大曲”、北宋陈旸的《乐书》都保存了齐《韶》的音乐舞蹈成分。

由此可知,后世所传《韶》乐,其源头应该是齐《韶》。从这个意义上讲,淄博临淄为齐《韶》乃至韶乐起源地,当之无愧。

韩信岭

又叫韩信宅,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南。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高约7米,地势高爽。传说韩信称齐王时曾筑宫、驻军于此。因此临淄人称之为韩信岭。

1964年,省市考古部门,曾对韩信岭一带进行了全面的戡探,发现这里文化堆积特别厚,一般有3—4米,往往有四五层堆积。过去每逢大雨过后,古币、泥封、小铜印、化石环等文物时有出露。

韩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淮阴人(今江苏淮安人)。公元前203年闰9月,韩信灭赵、燕后,兵锋直指齐国。齐王田广为阻止韩信军东进,屯兵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刘邦遣郦食其游说田广。田广欲降汉,撤去了历下守军。10月,韩信在谋士蒯彻的建议下,乘齐无备,袭破历下,一路向东*向临淄。

临淄前十名景点,临淄十大免费旅游景点排名(4)

韩信率军来到临淄。他先命令手下汉军士兵从淄河西岸附近,挖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大沟,然后掘开淄河,准备水淹齐城。大沟向北有一个村庄,将受没顶之灾。人人心急如焚,纷纷逃离村子。村里的读书人晏曾,非常聪明,见此情景,心中不忍,便向村民建议筑高村前的高崖,然后顺崖往东再挖一道沟,通到淄河。结果,汉军掘开淄河后,淄河水到了村前,被崖头挡住,顺沟向东流去,复归了淄河。

韩信无奈,只好下令攻城,汉军势大,不几日便把临淄城攻破了。韩信派人把晏曾抓来,想*他,晏曾劝韩信要爱惜百姓、为百姓造福。韩信被打动,只好释放了晏曾。此后,人们为了记住这段佳话,便把这个村子称为断流庄。后来,人们以为“断”字不吉利,便把“断”字改成了“永”字,成为永流庄了。这里至今还流传着:“韩信掘河淹齐城,晏曾留下断流庄”的民谣。当初韩信让士兵们挖的那条大沟,人们称之为韩信河。

齐王田广逃出临淄后向楚齐救。项羽以龙且率兵号称20万救援齐国。11月,韩信与齐、楚联军战于潍水(今山东潍河)。韩信乘夜以沙袋在上游将河水堵截,天明诱敌进攻。齐、楚联军渡水进击时,汉军掘开沙袋放水,将联军冲成两段。韩信乘其半渡发起攻击,大败齐楚联军,*死龙且,俘虏了齐王田广。后来,韩信、曹参等汉将攻城拔寨,很快就占领了齐国的全部土地。

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派人去游说韩信,劝他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谋士蒯彻劝他自立为王,也被婉言谢绝(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史书上又叫蒯通。蒯通墓在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东)。公元前202年2月,韩信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管理齐国,给汉王刘邦写了一封信,请求汉王暂时封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

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大怒,本不想应允。后来,听取了张良和陈平的意见后,又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当假王干什么!”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韩信做齐王后,便在齐城东北部建造齐王宫,并驻扎军队,操练兵马。后来韩信在齐国的宫室逐渐变为废墟,因其遗址高出地面数米,故后人呼之为韩信岭,亦称韩信宅。

公元前202年12月,齐王韩信指挥各路汉军,垓下之役消灭了楚霸王项羽。刘邦害怕韩信造反、嫉妒他的才能,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公元前201年,韩信遭到刘邦猜忌,又被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韩信被吕后*死于长乐宫中的钟室,年仅33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