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诞的含义,寿诞寿辰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20:24:43

寿诞之礼的历史很古老,大约在春秋时期就比较盛行了。《尚书•洪苑》:“五福,一日寿,二日福,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便是把寿摆在第一位,阐述了寿与其他几福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古人解释考终命为“皆生姣好以至老也”,说明考终命与寿有一定的关系。可见人的一生,寿是至关重要的。

可见,古人对延寿十分重视。从西王母与蟠桃盛会、八仙庆寿与八仙渡海、麻姑献寿等祝寿神话的出现,到将刻有彭祖和寿星的年画和窗花贴在门窗上,再到送寿面、寿桃、寿联等祝寿礼品,都体现了古人对于长寿的追求、向往和寄托。因此出现了为庆祝寿诞的活动。

寿诞的含义,寿诞寿辰是什么意思(1)

寿礼的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献酒上寿”的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再有《诗经•小雅•天保》记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上述诗句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欢乐、喜庆的场合中,出现了地位较低的人举起酒杯为地位较高的人庆贺祝福,祈祝他们寿运永继,长生不老等一些祝寿仪式。但这种“献酒上寿”不是在诞生的纪念日里举行,而是一种特定涵义的祝酒,或为了娱乐,或带有政治目的;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俗从南北朝开始,当时主要是给小孩子做生日,至于成人,若父母在世也可以做寿,但是父母去世就不能做了;唐代“圣寿节”的出现是祝寿礼俗的高峰,唐明皇这位风流天子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为皇帝庆寿的先例,从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圣寿节”。到了明清时期,不管是做寿的范围(以前只局限在王公贵族、富人才能做寿,到了清代,贫民也能做寿)还是规模,都有了空前的扩大。

寿诞的含义,寿诞寿辰是什么意思(2)

寿礼的分类

寿诞礼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寿礼也叫“过生日”,此外还有“做寿”、“祝寿”、“贺寿”等名称。但是寿礼又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小的时候庆贺诞生的仪式不叫寿礼,而称为“过生日”,人们认为小孩子、年轻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的。而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能称为“做寿”。寿礼一般在四十岁以上才开始举行,但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古时候的寿分上中下寿,百岁为上寿,八十岁为中寿,六十岁为下寿。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在源远流长的寿诞文化中,对男女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寿诞日有一些专门的称谓:

弄璋——指男孩诞生。

弄瓦——指女孩诞生。

悬弧之辰——指男子生日。

悬诞之辰——指女子生日。

寿诞的含义,寿诞寿辰是什么意思(3)

寿礼的仪规

寄帖发函——当决定为某人做寿时,由其子女,亲属出面,发请贴。

寿礼礼物——接到邀请后,被邀请者准备贺寿礼。最常见的祝寿礼物有寿糕、寿烛、寿面、寿桃、寿联、寿幛、五瑞图、“寿”字吉祥物等,也有送鸡鸭鱼肉的。寿礼上用红纸剪成“寿”或“福”字粘上,寓意长寿幸福。

寿诞的含义,寿诞寿辰是什么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