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而字之的典故,及笄的典故来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21:00:10

今人只有一个正式称呼,姓名。在户籍、入职、乘机等正式场合,这是人与人区分的唯一标志。但是在古代,人却有四个正式称呼。《礼记》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如果再加上号、斋,那就更多了。

笄而字之的典故,及笄的典故来源(1)

一、名

“名”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左边一个“口”,表示呼喊。右边是一个“月”,或者说是“夕”,“夕”是从“月”演变来的。《说文》解释说,“夕者,冥也”,就是昏暗。“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所以,名的意思是,在傍晚的时候,光线昏暗,对面两个人都无法认出对方,于是“以口自命”,用话告诉对方自己是谁。所以,“名”在开始是一种区分人的方式,后来就成了人在社会上的标识。

什么时候给人起名呢?《礼记》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小孩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他取名,所以叫幼名。

名有乳名或小名的意味,所以一般取得比较随意。比如:齐襄公的名叫做诸儿,齐桓公的名叫做小白,周桓公的名叫做黑肩,郑庄公的名叫做寤生。有点今天狗剩、狗蛋的意思。

笄而字之的典故,及笄的典故来源(2)

二、字

除了名,古人还有“字”。既然有名了,为什么还要再取个“字”呢?《礼记》解释的很清楚,“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名是小时候取的,比较随意。男子20岁就成年了,可以作父亲了,要参加社会活动了,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再用小时候取的名来称呼,就显得不恭敬了。所以,男子在成年以后要取个“字”,以后就用“字”来称呼他,以表示严肃和尊敬。

取字的习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至周时,呼字之俗起”,后来就形成了一种制度。

既然用作成年人之间的称呼,“字”一般取得都有一定的内涵。字也称为“表字”,意思是在一个人的名之外再取一个字,以表示此人的德行,或解释名的意义。所以,“字”一般都和名相关联,用更加严肃的词语对“名”进行解释或补充。

对男子来说,“丈夫二十冠而命字,无称名者,惟于臣子及幼贱者名之”。男子在20岁的时候,举行“结发加冠”礼,这时候就要给他取字。称呼他的时候,要叫他的字,不能称呼名,否则就是不礼貌的行为。

对女子来说,“女子待嫁,笄而字”。女子满15岁有时候,要举行“结发加笄(jī)”之礼,就是把女子的头发盘起来,用簪子固定住,表示女孩子长大成了人,可以出嫁了,这时候也要给她取个字。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就把女子在笄礼之后、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称作“待字”或者“待字闺中”。

笄而字之的典故,及笄的典故来源(3)

三、伯仲

《礼记》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人到了五十岁以后,为了表示尊重,就不经常称呼名和字了,而是以伯仲叔季这样的排行称呼,类似于今天说的张三、李四。比如,周文王家的老三称叔鲜,老五称叔度,老七称叔武,老十称季载。但表示的意义和今天恰恰相反。今天,我们称张三、李四表示随意,而称老张、老李,更尊重一些。

四、谥号

人死了以后,用谥号来称呼。

根据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考证,谥法形成于西周共王时期。在周朝,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以及他们的夫人,才有资格获得谥号。汉朝的规定是,只有生前封侯的人才能得到时谥号。

《左传》记载了一件有关谥号的趣闻。春秋时期,楚成王打算废掉太子商臣,商臣和潘崇发动了政变,逼楚成王上吊自*了。商臣和潘崇就在尸体旁,商量给他父亲取什么谥号。商臣想用“灵”字,有荒唐胡闹的意思。可没想到,楚成王当时还没有断气,听到灵这个谥号,瞪大眼睛,就是不肯闭上。商臣没有办法,就改用了“成”字,表示一个人有德行。楚成王这才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综上所述,古人的一生,如果正常的话,一般会有四个正式的称呼。

**此文是本人”白水老哥“音频专辑《春秋寻根》的播音稿,欢迎到“喜”站收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