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说的一种言论,就是不管什么主义,只要老百姓过得好的主义就是好主义。这种言论看似有道理,但只要仔细揣摩,并不是这么回事。其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知道什么是真正对老百姓好的主义。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想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为此,我们不妨试着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社会形态?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在于人的*、人性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出现的对社会财富占有形式的不同的社会形态,一个叫社会主义,一个叫资本主义。要搞清楚二者的不同,我们应该从政治、经济、精神、道德等方面加以区分。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第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政治上要体现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国家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的政治地位。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政治地位,具体体现在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机统一于民主政治的整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不仅有维护自己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权力,同时,也有对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力,人民既有对自己合法利益正当诉求的权力,也有对损害人民利益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的权力。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政治地位的保障在于经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对于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整个过程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并且影响着财富的分配和交换。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仅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它能最大程度地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劳动成果能够公平公正地分配给全体劳动者,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代表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保障剩余产品归劳动者所有,这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区别其他任何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体是劳动者——在取得政权之前,是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是劳动所有者。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是让劳动者当家作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当家作主,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当家作主,更是表现为经济上当家作主,这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建立劳动者的管理体制,而实行按劳分配则是按照“谁劳动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分配制度。因此,所谓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要用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代替资产者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用按劳分配的制度代替按资分配的制度。
至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文化等也都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整体反映,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然会出现什么样的道德、文化,这是由于它的本质所决定的。比如,社会主义的协作精神,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精神等等,它明显区别私有制的自私、贪婪、损人利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什么是资本主义
根据头条有关释义,资本主义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就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