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勤俭节约的*
三、一床旧军毯用了一辈子,看完让人掉眼泪在中南海丰泽园和中南海游泳池,*度过了二十七年零三个月,这位带领中国走向康庄大道的伟大*一生节俭,去世后留下的6000余件遗物中,几乎没有几件值钱的物件。
书籍、磁带、笔墨、梳子、牙刷、毛巾、打满补丁的睡衣、用了一辈子的旧军毯……这些零零碎碎的老物件承载着*沉甸甸的一生,虽然不值钱,但却是*严于律己、廉政为民的最好见证!
牙膏、牙刷、香皂、香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但是对于*来说,却都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
自从1910年离开韶山求学,*就一直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当时牙膏非常稀缺,农村人就将稻壳晒干净,烘干成一种白色的粉末,这种“白灰”里含有二氧化硅,钠、钙等化学成分,可以清除牙垢,造价也非常便宜,因此成为了农村人最欢迎的“牙粉”。
图|李银桥和*合影
*外出求学的时候,就是使用这种廉价的牙粉清洁牙齿。后来条件逐渐好起来了,牙膏也大规模流入国内,不少追求时髦的青年学生都开始使用味道更加清香的牙膏了,*却依然坚持使用牙粉。
李银桥看到后,劝说道:“主席,大家都开始使用牙膏了,您也试试吧!”
*依旧像往常一样拿出装牙粉的竹筒,一边倒牙粉一边说:“我是不反对使用牙膏的,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给大家使用的,但是我已经习惯用牙粉了!”
说到这里,*漱了漱口,接着说道:“等哪一天每个人都能用上牙膏,我就不再用牙粉了!”
李银桥无奈地摇摇头,主席总是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随后,*从牙缸里拿出一支几乎没有毛的牙刷来,李银桥连忙劝道:“主席,这牙刷都成了‘不毛之地’了,您还是换一根吧!”
*不以为然地举起秃毛的牙刷看了看,摇摇头说道:“我看还可以用嘛!不要总说换新的,旧的比新的好用!”
两次劝说*无果,李银桥也没有多说什么了,他知道,*这是勤俭节约了一辈子,舍不得换新的,别说是牙刷、牙膏、衣服等生活用品了,就连骑过的老马、用过的旧钢笔、别人送的老手表,*都保存得好好的,舍不得换新的。
图|一条旧军毯
在*6000多件遗物中,有一条草绿色的旧军毯格外扎眼,这条军毯已经被磨秃了绒毛,颜色也被洗掉了,但*依旧当成“宝贝”,舍不得换掉。
这条军毯曾陪伴*转战陕北,一次又一次粉碎了蒋介石的猛烈进攻,还跟着*度过了指挥三大战役的西柏坡时期,*对它的感情很深,两次访问苏联,都戴上了这条旧军毯。
后来,毛岸英结婚的时候,*本想将这条意义深重的军毯赠送给儿子,但最终还是舍不得,转而将一件陪伴自己多年的军大衣当作新婚礼物给了儿子、儿媳,*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这件大衣白天可以穿着御寒,晚上你们就盖在被子上,更暖和些。”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提到一个“关心”的字眼,却将*的拳拳慈父心,呈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工作人员专门在卧室为主席配备了保暖性能良好的毛毯,但是*从未使用过。
天热的时候,就将这条旧军毯盖在身上睡觉,天冷的时候,就加一条毛巾被,后来,工作人员给*的卧室安装了暖气,旧军毯彻底失去了保暖的作用,但*依旧舍不得扔。
主席将这条旧军毯搭在床头的木架上,里面塞着一个荞麦枕头,简单改造了一下,就成了一个床头靠背,虽然不怎么软和,但*很喜欢靠在上面看书。
后来宋美龄知道*喜欢靠在床头看书,亲自从国外定制了一个高级鸭绒枕头送给*,*虽然千恩万谢地接受了宋美龄的礼物,却从未使用过这个鸭绒枕头。
工作人员以为*是不喜欢那个鸭绒枕头,提出要为主席专门定制一个靠背,*却坚决不同意,并说道:“这样就很好,不要改变了,我习惯了,很舒服!”
就这样,这条破旧的军毯一直陪伴*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图|*在卧室读书
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留下的6000多件遗物被移交到*纪念馆珍藏保管,这条旧军毯也成为了无数后人怀念*的寄情之物。
玻璃柜昏黄的灯光下,这条陪伴*度过无数重大时刻的旧军毯安静地陈列在展柜上,静静诉说着伟大领袖*勤俭节约、为国为民的一生。
斯人已逝,伟大的故事长存,这些零零碎碎的物件成了生命的见证,通过这些遗物,恍然间似乎看到了温暖的灯光下,伟人靠在床头捧书阅读的模样,岁月的距离被瞬间拉近,看着看着,不禁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