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另外一些例子,大家理解起来更容易。比如:
我们每个人在身体健壮、没有患病之前就想到自己有可能得癌症,
·因此我们会每天花时间锻炼身体
·从饮食上注意,不吃致癌物质,多吃抗癌食品;
同样地,在还没有被盗之前,就预想到了被盗的可能,而提前装上了防盗门
·尽管在装防盗门之前的许多年里,也从未真正过发生一次被盗事件
·但还是装上了防盗门,让自己承受装上防盗门之后每次开关防盗门的繁琐和不便
也就是说,我们为了减少内心的不安全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导致不安全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那么,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全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不安全感主要是由环境的不确定感或不可控制感引起的。
我们所说的“天有不测风云”,重点就是说这种危险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会让人感到特别的不安。其次是由不完善感导致的,因为,当一件事情,即使是比较保险的,但只要不完善,不可控制,只要存在“万一”,人们就不会放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进一步的问题是,导致不安全感的来源有哪些?不安全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以外的事物或事件,主要指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交通事故、患重病等等……;一是来自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由于自然因素,而是来自人类成员自身,如打架、*人、抢劫、受到欺凌等……
重要的是,随着我们所处时代的发展,来自于自然因素的不安全感似乎越来越少,我们有灾害天气预报,有大数据预测交通,有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来预防疾病……,但另一方面,我们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毕竟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给人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给人带来很多的危险。与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危险事物相比,身边其他人的存在会更让每个人担心,因为,人是有心理的,而心理的变数是最多的,正所谓“人心叵测”,故而“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际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因此,不安全感会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体现。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人们最关心的是
·他是否重视我
·他是否喜欢我
·他是否能够接纳我
·他是否信任我
·他是否尊重我
·我是否有足够的才能
·我的举止言谈是否得体
·我的话语是否有真知灼见
·我的表述是否精辟
·我是否妙语连珠、一鸣惊人
·他是否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能让他喜欢吗
·我是否惹他不高兴了
·......等等
·
安全感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因此,心理学上提到的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 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 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饮食、睡眠、性需要等都属于生理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