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马肉是张家口市万全区的一种传统美食,源于明代长城将士的戍边生活。万全右卫城的长城守军,将年老退役的军马宰*后加工食用,延续至今成为万全的特色风味食品。现为市级非遗项目。
腐马肉。
腐马肉是一种货真价实的长城文化美食。初次听到“腐马肉”的名字,你会不由得想到腐烂、腐臭。其实,“腐”是表示肉品的特点:烂糊,瘦而不柴,肉香醇厚。
腐马肉又简称腐肉,源于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区,在明代属于长城宣府镇的辖区,右卫和左卫都是长城的军事城堡。
万全加工腐肉的历史由来已久。明初,万全右卫城是边塞的一座军事城堡,主要防御游牧部族的侵扰。蒙古族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军队多为骑兵。为了与之抗衡,明初的万全右卫城驻军也多是骑兵。
《万全县志》记载:“军马数额规模宏大。但是一匹马的寿命一般只有30岁左右,作为军马,其使用寿命则只有15年左右。”所以,军马需要不断的“吐故纳新”。右卫城的农业生产又容纳不了退役军马,这些“多余”的马匹正好可以补充将士们的日常给养。有时,也是军队改善生活、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宰*马匹和加工马肉从一开始就形成较大规模,在日后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中,成为万全的一种特色风味。2012年,万全腐马肉制作技艺被列入张家口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腐马肉。
万全腐肉针对煮烂、入味两大难点,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加工经验,太老、太柴的原料不能使用。马匹一般要经过短时间的催肥,在宰*的前两天,喂一些中草药及草料,使其“自然”带味。宰*后,先将肉块冰冻,然后浸泡。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还要用凉水浸泡,并勤换水,以便去掉残留的污血。用独特的调料配方和下锅方法,放入老汤中,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焖煮,使之烂透入味。出锅前,从滚开的沸汤中将肉捞出,沥干之后,色香味俱全的腐马肉就制作完成了。万全腐马肉具有肉质酥烂、瘦而不柴、里外一味、浓香扑鼻的特点,而且营养也很丰富。
相传早些年间,腐肉远比柴沟堡熏肉有名,在张家口一带市场上称雄一方,是过节、宴请的上佳食品。大约在清代,两种肉品拉开了距离:因边境形势趋向缓和,万全城撤卫设县,驻军逐日裁减,马匹来源锐减。这种状况就腐肉加工而言,是一种“重创”:一是市场需求不旺,二是马匹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张北马桥马匹交易市场),原料缺乏,不得不关停并转,只有部分作坊维持下来。
有人认为,万全“腐肉”应该是“釜肉”,就是用釜这种器皿煮的食品,或许是方言的原因,一直流传的是“腐肉”,容易引起误解。如今,腐马肉已经不是古代长城将士的补充军粮,成为大众追捧的美食,也是百姓和游客缅怀古代长城将士、体验长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