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早上我们基本上都要从家里出发,来到公司里打开软件协助工作,中午是使用外卖软件点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进行交互,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
人类对于空间环境都是有要求的,过于拥挤的环境会使我们产生不舒服和压力,更容易引发冲突。长时间处于拥挤的环境中让整体的社交氛围冷漠和吝啬,导致社交关系的破裂,进而引发心理疾病。宽敞的环境让我们更加的舒适和友好。让我们反感的还有充满噪音的环境,在高噪音的环境让我们难以专注。对于儿童而言,噪音带来的伤害更大,在小时候长期处在高噪音的环境下会影响的语言区域的发育。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旁的公寓进行研究采样实验表明,长期居住在低层的儿童比高层的儿童更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发音的单词,实验中对居住了六年以上的儿童进行阅读理解问答中,实验人员几乎可以通过成绩来判断儿童居住在高层还是低层。同时还会扼*儿童的创造力。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远不及这些。
你应该体验过被问过对答案不太清晰明确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清晰、不确定的答案,我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心力进行思考,并产生大量相关的联想。因为不舒服、不清晰的问题、环境会使我们更加谨慎、保守,从而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在平常我们浏览一些购物平台,呈现界面清晰,同时让我们体验顺畅时,我们会购入更多。
环境是构成当下“我们”的因素之一。在明亮的环境中的人们对自己的道德底线要求更高,相对于昏暗的环境下,更加坦诚、诚实。就像历史典故孟母三迁中表达的,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充满垃圾的停车场中,比整洁的停车场会更容易增加人们乱丢垃圾的概率。在我们的记忆中,不单单是由文字组成保持在大脑中,还包括了画面、声音、触觉、味觉等等感官体验。所以在相同的环境中时候,会更加容易产生这个环境下的场景记忆。也就是说当你在准备演讲的时候,最好在演讲的舞台上进行多次的练习,能让你的表现更加出色。在相同的环境中时,能让大脑有更多的相关联系,更能联想起之前在这个环境中的场景感受等。
在上世纪80年代实验采样人员从一个医院中收集1972~1981年间胆囊的手术患者记录,一类是病房窗户面对空墙壁的患者,一类是病房窗户能看到树木的患者,发现病房窗户能看到树木的患者比病房窗户面对空墙壁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好,出院更快。自然环境中似乎有着一种神奇的能量,让我们放空思想,将消耗的心智资源补给回来。自然就在那里,独自绽放,我们想看就看。这种神奇的力量能让我们回到低水平的压力状态,让大脑更加清晰。在许多地方都有类似于“森林浴”的文化怪癖说法,但是相对于城市中的穿行,接受“森林浴”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更低,这是低压力的表现。如果压力让你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尝试接触投入自然中,相信会让你的思绪更加清晰,更有力量去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