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不仅审时度势正当其时,而且靶向精准利好长远。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没有相应的出口。只有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让复工复产和消费成为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的有机链条,才能相得益彰,实现共赢。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对创新创业的牵引作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就此而言,扩大内需既是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提出,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重申的是,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在此前提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部分消费需求只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改变的只是需求实现的时间。近日,“我实在太想喝奶茶了”“火锅是什么味来着”等话题变着花样上热搜,也印证了消费需求依然旺盛。
事实上,疫情之下,旅游、餐饮等传统消费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但危机中也蕴含着转机。疫情期间,中国经济“被迫”冲破诸多路径依赖,系统性重塑了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比如,“宅经济”逆势火爆,从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扩展到移动直播、短视频等领域,多家公司纷纷抢滩线上市场。疫情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让消费市场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大大调动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此外,还要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促进二者相互支撑、相互配合。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主动,有所作为,不能坐等疫情结束才着手恢复经济活动,而是要按照**重要讲话的要求,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