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更有名了,也是个非常自负的家伙。大学高等数学中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应该熟悉吧,还有莱布尼茨对于交错级数是否发散的判定方法。
他敢跟牛顿爵爷叫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另外,据说,莱布尼茨对二进制的发明,也有较大的贡献,这是现代计算机计算的基础。莱布尼茨当时做了个机器,能做乘法: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上面都是铺垫,直到巴贝奇差分机,才有了一些现代计算机理念的感觉。作为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巴贝奇为计算机奋斗一生的精神,一直鼓励着很多人:
巴贝奇分析机更是思维超前,虽然最终没有实际制造出来,但闪烁着天才般的智慧和火花,很多理念与现代计算机原理非常相似,来看下巴贝奇分析机模型,感觉挺炫酷的:
巴贝奇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遗产。1832年,17岁的Ada参观了巴贝奇差分机,深深着迷。在巴贝奇去世后,Ada继续发扬光大巴贝奇的工作,为机器编程。
Ada被认为是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一个程序员,是个女程序员哈。美国国防部曾经花了10年时间研发了一种编程语言,在命名时,他们想到了Ada, 并以此来命名,这就是Ada语言。
Ada的父亲,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可曾记得他那经典的话:命运要我去流浪的地方还不少,去时还带着多少可叹的记忆;但我唯一的慰藉的事情是:最不幸的遭遇也不足为奇。
扯远了,回归正题。可以看到,在机械计算机时代,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制造精巧的机器,让机器完成简单的计算,这是很大的飞跃, 因为它把人从具体的计算过程中解放出来了。
三. 机电计算机
机电计算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机械和机电的差别,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自18世纪中叶以来,电学蓬勃发展,一些机器开始可以用电来驱动了。
美国宪法中这样一条规定:每10年需要做一次人口普查。1880的人口普查,花了7年的时间才得到结果。这就尴尬了,3年后,也就是1890年,还得再次普查。
随着美国人口越来越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前一轮还没普查完,后一轮又要开始。于是,开始想办法尽量实现自动化,霍尔瑞斯发明了制表机,并脱颖而出。
18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是1880年的两倍,但总共却只耗时2年左右。当时,霍尔瑞斯制表机没有选择二进制,原因:二进转换困难,二进制机器制作困难。
人口普查后,霍尔瑞斯名声大振。在1896年,他开了个制表机公司。在1924年,公司改名为IBM, 响当当的名字,快100年了,IBM在每个时代,几乎都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