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这八个人接受一家公司资助,成立了后来很有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上图的的字母F, 就是Fairchild, 意思就是仙童。学电子电路的朋友,应该基本都听说过这个公司,它被誉为是硅谷的西点军校。
乔布斯就曾将其比作成熟的蒲公英,只要风一吹,其创新的精神,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四处飞扬,生根发芽。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们又陆续离开仙童公司,于是有了Intel和AMD, 是不是很熟悉?
大家电脑中的CPU, 基本都是这两家的搞出来的。这里顺便说一下,摩尔是Intel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至今仍有效,并支配着硬件的发展。貌似扯远了,我们来继续看当时的晶体管计算机:
尽管晶体管使计算机简化了很大,但计算机仍然是庞然大物,还能继续进行压缩吗?1958年,就职于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发出疑问:为什么不在一块硅片上,制造多个晶体管呢?这就是集成电路。
1959年,肖克利八弟子之一的罗伯特诺依斯(Intel创始人之一), 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他们后来为谁先发明集成电路而争论不休,现在普遍的观点是:他们独立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说都是集成电路之父。
说到罗伯特诺依斯,在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讲中,他说自己被赶出苹果公司后,曾去找过罗伯特诺依斯和HP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估计是一起喝酒吐槽。来看下集成电路芯片吧:
然而,这种集成度还远远不够,能不能在更小的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呢?当然可以,这就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块芯片,指甲那么大,居然集成了上亿个晶体管和电子器件,而且还要正常稳定工作,每每想到此,就不寒而栗了。
当年占据整个房间大小的计算机,如今竟然被集成得这么小, 而且功能远远超过当时的计算机。这背后是数学、物理、化学、微电子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学科的功劳。难怪华为任总说:搞芯片,砸钱是不行的,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讲到这里,似乎把计算机发展简史叙述了一遍,但仅仅是从计算机硬件角度进行的,并不是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全部,甚至只能算作是冰山一角。
从计算机科学上看,没有讲到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没有讲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没有讲到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此外,对于计算机型号、计算机公司、软件发展、操作系统、编译器、各种编程语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等都没有讲到。所以这篇文章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的东西介绍完毕,毕竟浩如烟海。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来源:涛歌依旧
编辑: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