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2018年山东省出台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015-2018),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效果、持续改进等内容。按照此标准讲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流程。
隐患排查主体的确定
确定公司、项目、工区、班组以及作业人员等排查主体,按照对应的管控层级,对所有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排查,形成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隐患排查责任主体。这也体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
为什么要对风险管控措施情况进行排查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说“对所有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排查”,举例说明:如果在开展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这个隐患,那么可以反推到风险管控上,针对高空作业或者高处坠落这个风险的控制措施是什么?管理方面的管控措施可能有人员培训、安全交底等,技术方面措施可能有系安全带,临边防护等。每项措施都有相关责任人去落实。那么这个隐患倒查,从管理方面看未系安全带这个工人是否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有没有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假设这名作业人员没有接受安全技术交底,那么落实这样风险管控措施的责任人是谁?为什么没有落实?下一步的整改措施是什么?这才是隐患整治的根本。如果我们发现工人未系安全带,整改措施就是让他系上安全带,拍个照片就算整改回复了,那么他下次还可能不系安全带作业。这样的整改方式,其实隐患并没有整改到位,这也就是“三违”现象为什么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了,再正过来说,按照理想状态,如果我们的各项安全管控措施均能落实到位,那么现场就不会存在隐患,正式因为不能所有落实措施落实到位,现场才存在隐患,才要进行隐患排查,也就是从“双体系”方面杜绝事故的发生。可以理解为:隐患排查清单是对风险分级管控结果的具体应用。隐患排查依据是将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的“典型控制措施”变成本清单中的“隐患排查标准”。
抓住症结才能解决问题,但长期以来,一些管理者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渐成常态的治标成了治本,有的地方因为井盖丢失导致伤人事故发生,便成立了“井盖应急管理中心”,且是地方正式编制。
隐患排查治理流程
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各相关主体,包括公司、项目、班组等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等相关内容。
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一般包括基础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基础类一般指的是管理类,包括法律、法规、规范中安全管理要求的内容,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因素方面。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持证上岗、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和安全标志等。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一般指具体工序隐患。包括全部设备设施、作业活动所包含的危险源管控措施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企业施工现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
3.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公司、项目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层次决定检查重点,公司层面,年初应有一个年度工作重点和推进计划表。编制检查计划,一般根据上级的要求、各专业的覆盖、与年度计划衔接、重点工作推进、检查的闭环、管理短板的提高等方面开展,隐患排查要突出重点等。根据确定的排查主体,确定排查周期为,公司可以每半年或者每季度,或者每月排查一次。
风险点明确了排查的方向,危险源明确排查的细节。该“排查点”是公司内分级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的关注点,并重点对I、II级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部排查周期一般按照管理层级进行,一般规定,项目领导至少每月组织各部门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排查,分管安全领导每周组织一次定期安全排查,部室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开展隐患排查。
4.开展隐患排查注意事项
——以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
——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排查要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隐患排查的结果要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5.按照级别开展隐患排查
——企业级隐患排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总监负责具体组织,根据排查的类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项目部级隐患排查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排查,根据排查类型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施工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施工班组骨干参加;
——作业人员级隐患排查由作业人员针对本岗位作业时的排查。
6.隐患治理
——隐患排查结束后,应将隐患情况向下一级进行反馈,可以通过召开会议以图片讲解的形式通报,让从业人员掌握隐患信息;
——企业、项目部在隐患排查中发现隐患,应向隐患存在单位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排查部门和隐患存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隐患存在单位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针对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隐患治理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治理;
——项目部、施工班组在隐患治理结束后,应向隐患排查部门提交书面的隐患整改报告,隐患整改报告应根据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逐条将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复.
——隐患排查部门在接到隐患整改报告书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验收,并在隐患整改报告上对复查情况进行记录确认,对未消除的隐患应要求继续整改。
重大隐患应由企业组织人员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
——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设施设备、作业活动,应当制定可靠的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
——上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工治理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申请复工;经现场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销号后方可复工。
7. 隐患治理验收
——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般事故隐患整改效果验证,并将验证整改情况记录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企业应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项目部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8. 事故隐患分析
录入隐患问题库后,应对隐患定期进行分析,用隐患排查统计的信息,通过图表加工将信息数据化,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将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分为安全防护、场内机械设备管理、临时用电、特种设备管理、文明施工和消防危险品管理几个类别,便于管理重点的分析。从隐患分析可以看出,哪类隐患较多,从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将安全管理重点有所侧重。
结束语
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而事故隐患应该都是危险源,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事故隐患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因素。重大危险源不一定是重大隐患,重大隐患不一定是重大风险,小隐患也可能导致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