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十七章。
子曰:由海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子路在卫国的蒯聩之乱时毅然决然迎难而上,临死前留下"君子死冠不免"一句话,最后被人砍成肉酱。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至死都不再吃肉酱。
本章中的"女"字同汝也读作"汝"。本章中共有五个"知"字,其中最后一个"知"与前面几个的不同,同"智"智慧的意思。译文如下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
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知识掌握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同时只有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有持续改进的可能。
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理解。
·一种是曾仕强教授在《易经的奥秘》中对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这样解释的:我知道一件事是为了知道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为了不知道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也就是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曾仕强教授举了一个孔子的学生和蚂蚱打赌的例子,蚂蚱说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学生说有四季,后来他们一块问孔子孔子看了看蚂蚱,对他们说一年有三季。蚂蚱走了之后孔子的学生问原因,孔子说蚂蚱活不过秋天,所以对他来说一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争死还是只有三季。
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应该是"知道某个知识"是为了"知道这个知识"的人/,也就是说与人论道必须有相近的地位态度和层次。否则就如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之所以将这句话放在《为政篇》,就是因为从政之人更要知道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或感兴趣的事与人沟通,才是有效沟通的手段,才是建立信任之桥的根本,才是为政者必备的能力。
还有一种解释以子路的率直性格而推断,孔子要他记住的不太可能是一种治学态度,孔子可能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子路你可记住了,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这才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