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木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废衣物经过人工流水线的二次分拣,细分为8大类,也得到了更多“重生”的机会。除了近两成的来料由于缺乏再利用的价值,作为干垃圾处置以外,其余来料均能物尽其用,其中约10%七成及以上程度新的衣物还将清洗、消毒后用作慈善捐赠。
所有废衣物的去向都会通过居委会、业委会向居民公示,对居民形成的是一种精神激励,同样可以有效促进源头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
“表面看是精细化分类,实质是让更多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通过‘反哺’社区,让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废为宝’,进而认同垃圾分类的价值。”花木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嘉宁告诉记者,近年来的几次调研中,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仍有居民不理解扔湿垃圾要破袋,往深层次追究,这其实是对干湿垃圾的去向缺乏了解,他们并不知道,塑料袋会对湿垃圾的末端处置造成很大影响,这说明做垃圾分类工作,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分类是重中之重。
因势利导
纵观国际上较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或地区,分类逐渐精细化是一种趋势,而这种趋势背后的主要“推手”其实是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末端处置方式决定源头分类方式。
可以预见,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还将调整,很可能在“四分类”的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专项细分品种,甚至是类似日本等国家那样动辄十几类的精细化方式,而类似前文所述的精细化分类社区、单位也会越来越多。
2019年7月6日,在日本东京涩谷区惠比寿三丁目拍摄的一处垃圾投放点附近的指示牌,标明了各类垃圾的回收时间。在当地,家庭垃圾被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四大类,各大类继续细分,例如资源垃圾分为矿泉水瓶、玻璃瓶、纸、铝罐、铁罐等。每种垃圾要按规定时间放在指定地方,丢弃大件物品还需另付费用。如果未按规定分类或未在指定时间投放垃圾,垃圾将被退回 新华社
不墨守成规,因势利导,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分类方式,正是上海多年来推进垃圾分类的长处之一。
近20年,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经历了5个版本: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每一种分类标准遵循的原则基本相同,正是由末端处置方式来决定。
上世纪末,上海刚开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时,末端处置方式以填埋为主,所以最初是以垃圾能否容易降解、是否会对填埋处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为主要原则进行分类。
此后,末端处置方式逐步向填埋、焚烧、综合处理等多样化发展,垃圾分类方式也发生变化:生活垃圾焚烧前需对废玻璃单独分类,以防玻璃进入焚烧炉后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影响焚烧效果;而综合处理方式主要以堆肥技术处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
因此,2000年以后,上海采取了“一市两制”的分类法——在焚烧厂服务地区实行“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的分类方式;在其他区域实行“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本世纪初,可回收物由于价值低、收运处置体系运行不畅等因素,开始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从2007年开始,上海在居住区实行“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2007年8月7日,在上海瑞南新苑小区生活垃圾处理点拍摄的四色垃圾桶。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对应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