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在非生物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3)循环过程:碳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则是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3 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考点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 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
2 信息传递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考点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2 形成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3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4 类型
(1)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作抵抗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作恢复力稳定性。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5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考点6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