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生态系统主要成分和组成结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13:24:01

这一期学习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小编整理了7个考点,7个易错点和10道易错题例题。老规矩,先做题再看答案,然后知识点查缺补漏,如果有问题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释,问题较多的我也会录视频讲解的!喜欢的话点个赞关注小编吧!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概述

(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生态系统主要成分和组成结构(1)

(2)相互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生态系统主要成分和组成结构(2)

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考点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生态系统主要成分和组成结构(3)

2 能量流动的过程

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①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残体、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

3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约为10%~20%)。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碳循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生态系统主要成分和组成结构(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