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4个误区。
易错点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4个易错点。
(1)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只有3个,没有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
(2)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实质仍然是呼吸作用。
(3)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
(4)“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生物个体”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狼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获得“10%~20%”的能量,“所有狼”可获得“所有狐”的能量的10%~20%。
易错点3: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
(1)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2)将上图文字换成字母,如下面的三种变式图,据图判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
①图甲——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不能写成“无机环境”。再根据A→C,C→D判断: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②图乙——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③图丙——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成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图解中的食物链是E→F→D→B。
易错点4: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
(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场、温度、湿度等信号,通过动物的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的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2)若涉及化学物质的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3)凡涉及“肢体语言”的均属于行为信息。
(4)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以“声音”这种物理信息交流。
(5)在噪音嘈杂的环境中(如洪水、瀑布旁),生物间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信息交流。
易错点5: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