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14:48:01

一个称职的干部首先不能有欺上瞒下,现在流行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级干部往往看领导的脸色办事,见风使舵、顺水行船、隔山拜佛等等这些都是如今在机关里行事做人的公开秘诀,实在让人担忧。

相对而言,“勿欺也”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而犯之”就难了,敢于冒犯领导的人如凤毛麟角。

再有能力的领导也不可能不犯错,作为下级不能盲从领导,但很多人为了保全自己,对领导百依百顺,一副奴颜媚骨。

真正有大局观、有正义感的人是敢直言犯谏的,接受了孔孟思想古代的士大夫就有这种精神,他们敢于直犯龙颜,包公、范仲淹、海瑞等等都是这样的人。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

有句古话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5)

另外,朋友之间,父子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不对或者不当之处,也要敢于指出来。

孔子曾说,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其中的友直,就是指正直的朋友,真正正直的朋友是敢于为对方指出错误的。

另外,孔子是主张孝悌的,但他反对愚孝,如果父母有错误之处,作为子女,一定要敢于指出来。《孟子》中提出的“不孝有三”中,就有一项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为父母做错了事,子女不提出来,陷父母于不义。

有句古话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6)

争臣魏征

《三字经》中有句:“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文中子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他其实是个非常有成就的教育家、思想家。

文中子姓王名通,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他的孙子。他15岁就开始从事教学,据说,历史上有名的争臣魏征就出自他的门下。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被窦建德俘虏,用魏征为起居舍人,后又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有句古话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7)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了哥哥李建成及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他,这时,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他,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有句古话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