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毒舌男”鲁迅,性烈如火。但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却充满慈爱柔情。
鲁迅曾经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形容自己对儿子的溺爱,已经超越了对父母的孝顺,简直可以写进“二十五孝”的故事里。
当然,鲁迅的这些话在朋友圈中流传,自然也受到了一些人批评。有人说,他这样子不像一个男子汉。还有一些人,拿这件事在《文学家》杂志上做文章批评。
针对外界的批评,鲁迅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达他对父亲宠溺孩子的一些看法。这首诗在他去世以后,被他的朋友许寿棠发表在纪念文章《怀旧》里面。
鲁迅在诗里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故,说明“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宠爱,与他本身的性别,以及他是否是一位英雄豪杰,完全无关。
从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印象当中完全不同的鲁迅。
一、《答客诮》赏析《答客诮》——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白话翻译:
冷酷无情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英雄。爱怜儿子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是大丈夫呢?
你可知道,猛虎出没于密林深山,迎风狂啸,可是当它回眸望向自己的孩子时,一样会流露出慈祥的目光。
《菜根谭》中说: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正的英雄豪杰,是从来都不惧以“本色”示人的。爱就是爱,恨就是恨。谁说这世上的英雄汉,必须得是“无情”的呢?
英雄是什么样的人物?英雄是具有舍己为人牺牲精神的人,若无大爱,敢言英雄?有“爱”就有“情”,一个人自己先爱了身边的人,才能推己及人,博爱天下。
《战国策》里有一则《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说:秦国准备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提出一个条件:用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否则不肯出兵相助。
赵太后宠爱儿子,坚决不肯同意,于是大臣触龙前去说服太后。赵太后问触龙:“你们男人也会怜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可能爱的程度超过了女人。”
鲁迅诗中第二句话“怜子如何不丈夫”,提炼自赵太后对话的原文:“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写诗讲述父子之情,鲁迅并非是第一人。明代第一才子,《永乐大典》的作者解缙,曾经作过一幅《虎顾众彪图》,并在画上题一首诗,说: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鲁迅诗中的最后两句,就很像是这一幅画图的再现。
父亲疼爱儿子,是因为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在儿子的身上寄予太多的期望与关爱。这样的感情是正常人都有的感情,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夸大与歪曲这种感情。
只是因为鲁迅平时在报刊上的文章太过犀利,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鲁迅在某些方面也是一个普通人。
鲁迅这首诗开头的两句非常有名,印象当中,小时候看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无情未必真豪杰”一句,出现的频率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