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二三年级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很多二年级的优秀生,重点是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体现在数学中就是自己的解题策略,会运用一些辅助分析工具,如各种应用题型的图示方法,而且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味追求难题。二三年级已经开始有各种分类应用题的出现了。在二年级趣味数学专栏中特别重视教给孩子解题策略,比如和差倍问题,是从两步应用题方块图的基础上的运用提升。
通过熟悉的题型导入,循序渐渐,也积累了针对不同题型如何用方块图来辅助思考。

自己的解题策略是通过运用,熟悉的过程。对于题型的再拓展孩子就会有一种思考工具,而不是记忆生套死的公式!小学阶段数学真的不需要强记,要注重思考理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才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建立。
举例三年级等差数列知识点,是课外培优计算必学内容,公式一大推。王老师仅需让你掌握会画一个图即可,只要画出图形,就可以解各类求公差,求某项,求项数等问题。也是借助图形来思考等差数列的本质。

④ 高年级阶段
高年级其实父母应避免过多干涉了,孩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只要再时间计划上做好监督即可。高年级容易陷入思维僵化误区,应鼓励孩子多思路解题,通过不同数学思维方法运用,体会数学的本质。比如应用题,除了用方程,也要用算术的方法进行思考,很多题目甚至有好几种不同解法。注重严谨的解题过程,这也是和初中的做题习惯上的衔接。常做一些24点题目,不同方法进行尝试。

比如行程问题,可以利用倍数关系分析,也可以用比去思考,每一步都要有文字描述,让其他人知道你的思路。如果辅导了,最好让孩子在白板上自己讲解。这样才能检验理解内化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