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课。这一课讲的是“探索世界的奥秘”。主要涉及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三、四课主要都是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5、第五课。这一课讲的是“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涉及社会历史观。
一开始讲的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它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6、第六课。这一课讲的是实现人生价值。主要涉及人生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判断和选择。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后者称为价值判断。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第五课、第六课就是讲的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