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邨南(青年学者、文艺批评家)
本期主题:
《闪闪的红星》
电影《闪闪的红星》改编自作家李心田的同名中篇小说。1974年,以“红色五角星”为标志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潘冬子的故事搬上银幕,在全国迅速掀起“红星热”和“潘冬子热”。潘冬子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催人奋进。“闪闪的红星”照耀中国影坛,继而照耀中国舞坛,照耀中国红色文艺之路。几十年来,《闪闪的红星》历经岁月考验,持续带给观众不竭的精神力量。
长征路上有一群九到十七岁的少年儿童,他们是长征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被亲切地称为“红小鬼”。他们与成年人一样跋山涉水,翻雪山、过草地,还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如照看伤员,从事宣传工作等。张照旭1979年创作的雕塑《红军宣传员》,就塑造了一位从事宣传工作的“红小鬼”。他面带微笑,开朗乐观,充满了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新中国文艺史上,我国文艺工作者塑造了诸多革命小英雄的经典形象: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942年)里的王二小、电影《鸡毛信》(1954年)里的海娃、《小兵张嘎》(1963年)里的嘎子、《闪闪的红星》(1974年)里的潘冬子……他们已成为几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其中,《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冬子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故事,他的少年英雄形象,伴随《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红星歌》的经典旋律,深深印入人们脑海。那颗闪闪的红星,照耀着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闪闪的红星》不仅被载入了中国经典影片史册,还不断被改编成电视剧、动画电影、舞剧等,传承红色血脉,彰显时代价值,激励着不同时期的观众在红星照耀下前行。
电影《闪闪的红星》海报。潘冬子这个小英雄成为几代孩子们敬佩和学习的榜样。资料图片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承载着时代精神,表征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诉求。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党的孩子”潘冬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接受党的教育、帮助,逐渐成长为革命小英雄的故事。“潘冬子”这一人物形象长久留驻人们心中;“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声,更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长。长期以来,《闪闪的红星》不但带给人们充沛的精神滋养,更如矗立在新中国文艺史上的路标和路灯,为后来人指示进路、照亮前方。
动画电影《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采用活泼生动的动画表达方式,其富有时代感的艺术语言在丰富原著的同时,凸显了革命故事的励志内涵。资料图片
1.从一顶红军帽到一部新中国儿童文学力作
1974年春的某一天,北京火车站前,两个前来接站的男子发现火车晚点了几个小时。那个年代没有微信、抖音打发时间,两人一合计,迎着月亮和星星,在这等候的几个小时里,把一首歌曲唱了约100遍。
后来,这首歌被定名为《红星照我去战斗》,作为当年国庆上映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唱遍了全国,穿越了将近半个世纪,回荡在几代人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