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跟着*跟着党,闪闪的红星照万代……”
从小听着这首歌长大,《闪闪的红星》对于我们这一代孩童来说很亲切。潘冬子是我们羡慕的小榜样。和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一样,都是我们羡慕的对象。羡慕他们虽则小小年纪,但智勇双全,利用一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与敌人周旋到底,甚至能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儿童的力量是被大大低估的,我们也是有用的,我们能做的也许没有大人那么多,但也能做很多。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样心里是这么想的。
殊不知我们只羡慕他们的冒险和奇异经历,羡慕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但又能化险为夷,却不知他们的生活的年代是真的凶恶异常,有多孩子、妇女、老人,都很难在那样凶险的环境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温饱都是最困难,这是现在很多压根没饿过肚子的孩子根本想都想不出来的可怕处境。
如果生在那个时候,恐怕你就不会像看电视,看书那样激动,认为自己生逢其时,正好可以大展身手。多少孩童,母亲,老人都没能在那个时代活下来。多少少年,青年被白狗子拉了壮丁,到底都可能没见过鬼子,被逼着去抢去欺压老百姓。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是李心田写的第二本关于儿童的书,第一本是《两个小八路》,因为反响不错,编辑就跟他约了这一本。《闪闪的红星》从写作到出版,经历了不少曲折。一经出版后,就受到了广泛喜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了这部小说。十八家出版社都争相来要印数纸型。并被译成了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绍到外国。
当时我国尚未和联邦德国建交,德文译本是我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与之签约的。在德文版的前言,译者写道:“……还没有一部小说剖析过现代中国的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有意义的组织结构。回过头去注意一下一个小伙子的故事是令人新奇的。”
法国的利阿夫人1974年翻译了《闪闪的红星》并获了奖。1980年作者的朋友和她的法国丈夫来中国,看到奖状对作者说要帮他在法国讨版税。李心田拒绝了,说,那时我们翻译人家的东西也没给稿费。
这本书讲述了从1934年到1949年之间的事情。十五年中,潘冬子从一个小小的七岁少年,成长为一个坚韧的解放军战士。冬子从盼红军--想红军--找红军--当战士,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数也数不清。
冬子妈在丈夫随队伍长征后,带着冬子留在村里继续和白狗子胡汉三之流斗争,为了掩护同志,在成为党员仅仅一天后就牺牲了,被胡汉三吊在树上活活烧死,妈妈到死都在喊着:乡亲们,不要怕,白狗子的天下长不了,红军会回来的!
冬子当时才七岁,他一心想着参加红军,打白狗子,*了胡汉三给妈妈报仇。但他还小,修竹哥说等他长大就能参加红军,就能去打白狗子,妈妈的仇,那些被白狗子残害的群众的仇,一定能报的了。爸爸走时留下一颗红星,和一本列宁小学的课本,对妈妈说,如果有可能让冬子去读列宁小学。冬子没能读成,但宋大爹认得字,慢慢地教冬子把课本读完了。
在这些年中,潘冬子一直盼望着自己长大,时刻盼望红军回来,盼望自己能加入红军,好早日找到胡汉三给妈妈报仇。
谁知他没找到胡汉三,胡汉三找到他了。胡汉三搜了一圈,没找到冬子,把宋大爹抓走了。修竹哥把冬子托付给我们的同志赵叔叔,他把冬子安排在城里的一个粮店里做学徒。粮店的沈老板是个偷奸耍滑惯了的奸商,夫妇俩对冬子都很糟糕。冬子巴不得早日离开这个鬼地方去找游击队,但赵叔叔劝冬子先留下,这里离得远,又在沈老板的粮店,谁也想不到他会藏身在这里。且等他长大,再去投奔不迟。
这个沈老板恶劣卑鄙,把沙子掺到米里去卖。成袋成袋地掺。城里米粮短缺,百姓都买不到米下锅,他却死活不肯买,囤积居奇,等个高价再出售。怕民众暴动,却舍得花钱去笼络警察局长。冬子算是看出来,警察、富商、土匪恶霸、白狗子、皇军都是一伙的,他们黑着心,合起伙来一起对付老百姓。
冬子恨这些人恨得牙痒痒,他想办法与他们进行斗争,帮助老百姓从黑心老板手中买粮,想办法脱身救人,冰冷的江水中泅渡长江……他只想早点找到我们的队伍,也加入里面一起战斗。他潘震山已经是个大人,可以为祖国,为百姓做事情。冬子就是凭着这一股子心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逆流而上,找到了解放军队伍,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冬子从望红军,到见红军、别红军、等红军、盼红军、找红军、奔红军,直到最终参加人民解放军,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始终想着只有红军才能把广大穷苦百姓救出苦海,能让人民迎来幸福的新生活。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没有先辈们的热血抗争,就没有如今安宁平静的生活,更不会有今天这么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