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浮桥边,提示标语牌和孙家渔家乐的招牌并排而立,它们背后就是孙家目前居住的窝棚所在地。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郑州武惠浮桥旁的老渔民孙贵友,接受采访时会有点生气:“救那么多人不落一个好,以后叫我去救我都不救了。”这是赌气话,他打了一辈子鱼,救了这么多人,早已成了习惯,孩子们也是如此。就在今年5月,孙连喜在河边玩手机,看到远处有人落水,二话没说就跳河里把人救了上来,岳父给他买的3000多元手机则进水报废了。对方家人很感动,买了一部1500多元的手机补偿。
想起之前的渔民生活,虽然很是辛苦,但孙根喜愿意形容它是“无忧无虑的”,孙连喜拿出当时的照片:“你看我们一家人笑得多开心。”照片里有笑容,也有当年“合法渔民”的过往。马宏杰照片中的孙家渔船,挂着当地渔政制作的渔船信息铭牌,孙根喜也保留着不同时期的捕捞许可证、渔船驾驶证等证件。办一个渔船驾驶证,培训、食宿、报考,兄弟俩各种费用加起来花了一两万;在郑州市办的捕捞许可证,后来又被收了上去。
在水上漂了大半辈子的孙贵友老人,被迫上岸后似乎还在“漂”着,他想要一个“根”,想跟农民一样有一块土地、一栋房屋,稳稳当当地过日子。但是对于户口都在“水上”的“船民304号”来说,这是一个光靠“努力生活”没法实现的愿望。
武惠浮桥上的卡车一辆接一辆从不停歇,上下浮桥时压起波浪卷向岸边,大地带着窝棚轻微晃动,好像还在黄河渔船上一样。窝棚是旧渔船上拆下来的铁皮房,有门有窗仿佛一间屋子。一副破破烂烂的春联不知在门上贴了多久,依稀还能辨认出四个字:万事如意。
新京报记者 张一川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