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听到主人或宾客评价别人气质和举止时,用到“文质彬彬”一词,来形容某人温文尔雅和行为端庄。那么这个褒扬或恭敬的词语又是出自何处呢?
成语“文质彬彬”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是指当时的“礼乐”和“六艺”,相当于今天的文化教养;“质”是指人的质朴本性。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人但依其质朴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若不通过文化教养的提高,终究不免会流于粗野;相反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质朴本性,那又流于浮华书生气。所以,真正的君子要在文化教养与质朴的天性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通过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文质彬彬"这个成语的原意是对“君子”而言的。
“君子”最初的涵义是专指社会上居于高位的人,是少数王公贵族的专号,后来又转化为道德名称。以后才逐渐转变为上下人等都可用的称谓。
自春秋晚期孔子以降,其所代表的儒家,赋予了“君子”的新义,即把之前表明人的身份旧义变成了强调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新义。自此“君子”成为了儒家理想道德的典范。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办法宣身处世;不知道分辨别人的言语,就不能了解别人。
在孔子心中,想要成为“君子”,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目的不在于自我解脱,而在于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之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只有如此修己,才能以安百姓,拯救天下。
历史上能称“君子”者,应该是德才兼备,德与位相配,且心怀仁义。如北宋范仲淹“忧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豪情;清代晚期“戊戌六君子“救亡赴难,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激发了国人的觉醒。
(本文为原创,参考《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