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美的朋友,每天出门前都会在脸上涂涂抹抹,希望皮肤看起来白皙光滑。不过很多时候,皮肤就好比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一些疾病往往会先从肤色变化上反映出来!
如果你某一天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了异常变化,千万别急着遮瑕,先对照看看是不是疾病的信号?
脸色发黄,这些症状别忽视
健康的皮肤不论是什么肤色,都是红润有光泽的,而病理性的“黄脸”则通常与内脏疾病有关。假如出现下列症状,且不明原因,建议立即就医。
1、皮肤泛黄
全身皮肤均匀泛黄、无光泽、无血色,与之前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新生儿可能因为肝脏功能发育不全而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半个月就会消退。但成年人出现此类情况往往预示着肝功能异常。
2、巩膜泛黄
巩膜指的是眼白部分,由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构成,一般还会先于皮肤而产生变化。老年人可能因脂肪沉着而眼白泛黄,但正常人如果出现黄色巩膜,常常是黄疸的症状。
3、皮肤瘙痒
黄疸程度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皮肤大面积瘙痒,如果不解决发病原因就无法有效止痒。此时患者很容易抓挠皮肤,引起红肿、角质层增厚、毛细血管破裂、细菌感染等。
4、浓茶样尿
黄疸伴随有浓茶样尿、陶土样便,同时还有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与消化道疾病有关,比如急性胰腺炎、蛔虫病、胆管炎等。
5、全身乏力
患有黄疸人群,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头痛、夜盲等非典型的特征,一般是由肝功能受损引起的,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出现“黄脸”
为什么患上某些疾病会让皮肤变黄呢?这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胆红素,它的代谢异常正是“黄脸”的源头。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当红细胞衰亡,也就是溶血之后,其中的正铁血红素会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胆红素。胆红素会与蛋白质在肝脏内结合,形成胆素原,是尿液和大便的颜色来源。
所以一旦胆红素生成过多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血液中总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痰液、泪液、汗液、尿液、大便等呈现异常的黄色。但唾液一般不改变。
血液中总胆红素正常范围:1.71~21μmol/L(0.1mg/dl~1.0mg/dl);在17.1~34.2μmol/L之间可能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可能为显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