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14:41:41

文/鹤鸣甘棠

一说起陶渊明,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场景。

千百年来,陶渊明已经作为一个“归隐雅士”符号,为文人才子所崇拜,他的诗词文赋更是被吟咏成经典。

历史上的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呢?《晋书·陶潜传》上说,陶渊明是在彭泽县令的任上,“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封印辞官的。

然而,陶渊明真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吗?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1)

01“五斗米”是微薄的官俸?

对于“五斗米”的解释,《辞海》是这样定义的,就是指微薄的官俸。

据《百度百科》上解释,“五斗米”也是形容工资微薄,只够养家活口。

南朝梁沈约编撰的《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中记载:

(陶)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从以上可以得知,《宋书》也说陶渊明(陶潜)是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去职”的,并且写下了千古佳作《归去来》。

通过“折腰”一词,更是显示出了陶渊明自命清高、不同污合流的高风亮节。

那么,“五斗米”真的只能养家活口吗?

首先我们先从古代官员的俸禄制说起。

所谓俸,就是我们现在的月薪,禄则是每月发给官员的米。

西汉时期,俸禄制度开始正规化。朝廷按官吏不同级别,给予相应的俸禄。

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钱币与实物各半,也就是“半钱半谷”,到了晋朝俸禄制度大体没变。

陶渊明的职务是彭泽县令,当时县令的俸禄标准是“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其中“一斛”为十斗。

也就是说,陶渊明每月的工资是2500文钱,150斗米。

按照一月30 天计算的话,陶渊明的日工资正好是“五斗米”,83文钱。

按照“半钱半谷”的制度衡量,83文钱与五斗米是等价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2)

那么,在晋朝“五斗米”什么身价呢?

据史学家考证统计,当时“一斗米”约合现在的3.2市斤,“五斗米”就是16市斤。

北魏学者崔鸿创作的《十六国春秋》里也记载,当时“一斗米值银半斤”、“一斤肉值银一两”。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时县令的日工资是16市斤米,再加上83文钱,养家糊口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对陶渊明而言,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话,岂能是轻描淡写的泛泛之词吗?

很显然,“不为五斗米折腰”绝对不是陶渊明的真心话,仅仅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就现在来说,我们也不要轻易地去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评点世人的雅俗了。

02“程氏妹”的去世,加速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步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云: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程氏妹,是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嫁到姓程的家里,所以称为“程氏妹”。

得知“程氏妹”在武昌去世之后,陶渊明“自免去职”,就是说辞去了彭泽县令一职,从此以后,一直归隐山林,不再出来做官。

那么,陶渊明和“程氏妹”情深到什么程度呢?

陶渊明在《祭程氏妹文》中写到:

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

爰从靡识,抚髫相成。

从上述诗文,我们可以知晓,妹妹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那时陶渊明十二岁,妹妹才九岁。两个人从不懂事开始,就相依为命,一起长大。

从“爰从靡识,抚髫相成”这八个字,就可以看出,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过去,时光不改兄妹的血浓情深。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3)

要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辞官冠冕堂皇的托词,那么,“程氏妹”的去世,则使陶渊明略有犹豫的归隐之心更加坚定。

南宋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其四之《陶潜去彭泽》也这样写到:

观其语意,乃以妹丧而去,不缘督邮。

洪迈经过对《晋书》和《南史•陶潜传》的研判,也是在说他是因为妹妹去世才离职的,与督邮到县没有关系。

督邮呢,就是代表太守督察县乡的官员,他的到来和检查工作,也就是史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直接原因。

03“桓玄”集团的失利,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因

陶渊明早年在政治上是很有抱负的,二十多岁就出来游宦(远离家乡,外出做官)。

他在归隐山林之后,写过一组具有回忆性质的《杂诗》,“其五”这样写到: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这是在回忆自己少壮之时的宏伟志向和乐观情绪,其中“无乐自欣豫”就是说即便没有遇到值得高兴的事情,内心也自然欢喜。

他认为,是金子就是埋在土里,也会发光,大鹏总会有展翅高飞的时候。骞翩(qiānhé)是指高高地展翅;远翥(zhù)是远飞的意思。

只可惜,陶渊明的为官历程,选错了政治方向,投身于“桓玄”幕府,是他一生施展“鸿鹄之志”的败笔。

因为,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桓玄集团被刘裕(后来代晋立宋)消灭,一切梦想都化为泡影。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痴志于“桓玄”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4)

因为他们之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家族渊源。

据《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

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这里记载了历史上有名的东晋大将陶侃“竹头木屑”的故事。

其中陶侃细心收集的竹头,却成为了桓温伐蜀战船上的竹钉,这说明了陶侃与桓温之间的默契,他们交情来往也非同一般,是共患难、财强敌的“战友”。

其中,桓温就是桓玄的父亲,陶侃则是陶渊明的曾祖父。这也是陶渊明政治立场选择的原因所在。

《宋书·陶潜传》记载:

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其中“曾祖晋世宰辅”一句是叙说了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忠于晋朝的辉煌经历,而“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一句,就是明确地告诉后人,陶渊明的不复肯仕,是与刘裕(高祖王业,便是指刘宋的立国)有关。

故而,“桓玄”集团的失利,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因。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的故事(5)

04写在最后的话

经过上文阐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是数千年来文人研究者的误解,但是历史上,陶渊明确实也因“五斗米”弃官而去。

而这里的“五斗米”是指东晋时期的道教流派,再进一步说,它是被称为“五斗米道”。

陶渊明的仕途经历中,有一次他所依存的上司是王凝之,也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而这位“凝之”先生呢,却是彻头彻尾的“五斗米道”信徒,整天迷恋炼丹服药,不干正事。

因此,心高气傲、腹有雄才的陶渊明炒了“老板”的鱿鱼,扬长而去。

总之,陶渊明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伟大的,不管他因何而辞官归隐,总也改变不了他“隐逸之宗”的地位和影响。

人生在世,古今一理。有时候,前路的选择是痛苦的,也是违心的,因为冥冥之中的自由,因为先人前辈的荫护。

而选择之后的坚持,却不是任何人能够具备的品质,也正因为如此,有种坚持的名字叫珍贵。

陶渊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嚣中,他珍贵的“坚持”却留在了人间。

他因洒脱而清高,他也是因独有的清高而才生产了“渊明”标签的洒脱。

平民之宴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化解读时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