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枪图解,杨家枪的真实来历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18 19:42:13

一、杨家枪之主要动作

杨家枪数,古传只有三十六枪,且其中同势者颇多,若以势计之,只有二十种,其余法皆重复,然不以此而为杨家枪之缺点也,枪数虽不多,然一枪有一枪之用,一枪有一枪之功,神妙灵活,变化无穷,非若后人所创之法,以变势为能,以数多矜胜也。虽然此枪辗转相传,以至于今,增减之处,在所难免;或变繁为简,以求学习之便利;或矜奇眩异,以求人叹赏,此皆不足言枪法也,即今之所述,也不敢通谓之古代真传,惟研究其用意,觉周详精密,似去古法为不远耳。

今将杨家枪之主要动作分述如下:

1.直刺法

直刺者,即只手举枪,直刺敌人。分前直刺,侧直刺二法,右手举枪,左手护枪钻旁,足作右弓步向前直刺,侧直刺也相仿,惟掉向右方耳。

2.撇枪法

此法在发攻人之枪后行之,收回枪,扭转身躯,向相背的方向成弓步,此时枪尖与头平,然后超花向左右斜下方用刀撇去。

3.点枪法

此系虚攻法,先将枪尖舞动成花,向前或左旁猛力一点,急尽收回,握枪时,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以下仿此),亦用弓步。

4.拖枪法

此法系诱敌或败退之法,虚实互用,行之于攻人枪法之后,收回枪,同时左足收置右腿前,右手握枪如原状,左手自腕至肩,使紧压枪杆上,反掌向外,身向前,目视枪尖。然后用绞花步或箭步向右退却,以诱人来攻,即可发枪制之。

5.拦枪法

此为先虚后实,攻人不备之枪法。先将起花向敌左右虚晃一枪,然后将枪猛力一抽,布花直刺其中,使人有眼花繚乱之感,不及提防之妙,名为拦者,意即拦去前方之障妨物,俾可直取中心也。

6.提枪法

此系拨过敌人之械后收回枪法。平常攻入之枪,不外上盘取头;中盘取胸腹,下盘取肾,收枪固可按法得之,惟此因乘下压敌械之后枪已极低斜,故须用力向右斜,上方提取也。

7.扫枪法

此系攻人下盘之法,势如拳术中的扫蹚腿,人先直立,将枪从头上盘过,自左而右,待枪与肩平时,·来自“武宗”公众号·身体急蹲下作殿步,同时将枪用力向敌扫去,一面用左手乘势接枪,以备变换。

8.挑枪法

挑枪者须待枪尖已经着物之后,方始用之,其刺法固不必胶滯,惟挑时先进一步,左小臂属于胸前,手掌向上,拳口向前,作用力上抬之势,如重心中之支点,右时时屈向后,掌心向下,拳口也向前,用力将枪杆下捺,使枪尖能乘势昂起上挑也,今人以走步点枪,亦谓之挑枪,实误也。

9.枭枪法

枭枪与挑枪,其势略同,而用法绝异。挑为攻人之枪,枭为迎敌之法。其法先在下方布花,急极泛起,以敌挡械,枪平置与头等高,左手上托,右手仅维持其力点,惟敌械若下压时,可乘势略挫下,然后再用挑枪以挑去之也。

10.压枪法

此法利用干制用持重器之敌入。盖我一木秆之枪,经不起过重之压力,敌械如沉重者,若迎就之,枪杆可立折,若避之,又似示弱于人,用压枪最宜。其法为待敌械接近,先行避之,然后乘势泛起枪尖猛力下压,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法临之,敌每易颠扑,此所谓四两拨千斤也。

11.拨枪法

此系先实后虚之法先布动枪花,将枪往前一探,然后向左右擦拨,再进一步再探再拨,凡进三步而止。·来自“武宗”公众号·按此法专攻入之下盘,如拳脚之有撩进腿也,三拨而敌不受制,知此法已无用也,须收回另用它法制之矣。

12.逼枪法

此法与压枪法略同,惟压枪为乘势一压,不论敌人颠扑与否,皆急收枪,且压时二人面相向,此则不然,压住敌械之后,仍用力相逼,使敌械不能收回,乘其不意用另法刺之,或逼住其械,有言讯问,其方向则完全处子敌之右侧或左侧。

13.格枪法

此法或于转身之际,敌人乘不备乘虚攻我背,一时不及用他法抵御,只得用左脚急进一.步,左手放去枪杆,右手紧握钻际,使枪尖着地,枪杆在背后成一支柱形,则全部得其保护,不至为敌所乘,且乘此势,反可以改变为点枪或扫枪以制敌也。

14.勾枪法

此勾字当作引字解,引此一枪以制敌之意也。须先单手提枪,向前虚晃一枪,然后掀起,承以左手,收弓步为正马步;双手捧枪,高与肩平,枪尖略作小花,以待敌械之人,可乘机取之;此系以虚引实,以实待虚之法也。

15.回马枪法

拖枪是虚,诱敌而退,正怀偷袭之意;所以连退数步者,老敌人之意也。拖枪之后,继以回马枪法,无往而不胜。其法为右足后退一步之时,先巳蓄势欲发,成一右侧弓步,同时急将枪尖起花,从下泛起,直刺敌心,敏疾异常,若非有所准备,则很少有不得手的,诚为枪法中之至妙者也。

16.挑点枪法

此法挑而不实,点而不花,且用躺步上前三步,三挑三点,而后收回。其法将两手紧握钻前,用力下捺,使枪头。上挑,待枪尖与头平,急将左脚跟进一步,同时将枪前刺,然后略收回,再挑,右脚跟进一步,再点,反复三次。此法挑是虚,点是实,不挑则点之力不充,不点则其挑易躲避。·来自“武宗”公众号·故必互用之。按乡俗所称之凤凰三点头者是也,惟其法颇不易耳。

17.拿卷枪法

所谓拿者,攻敌而制之也所谓卷者,卷除一切不利于己之障妨也。此法为先拿后卷,因既制其主,而肃清残也。此法先向主力处用四平枪刺之,然后转手将枪迎面作旋转夹花,末后右手猛力拨枪柄向后,左手屈肘托枪与肩平,蓄势使前刺状,此时头向左方,足成左弓步,右臂挺直,紧靠枪杆。

18.悬脚枪法

无论何种刺扫之枪法,皆可用脚悬而行之;盖悬脚者,所以预蓄前进之势也。在门外者视之,以一足着地,势孤易摧,其实此法却具有可进可退之妙,进则攻敌,退则自守,万一强敌在前,势若不支,尚可以使箭步而远避,亦较易于导常,故此枪法为神妙也。

19.钻刺击法

钻枪之末端也,以金属为之,惟无枪尖之锋利,然其玫用,亦不亚于枪尖也;盖枪尖在前,或有顽敌潜攻其后,转手颇费周折,甚至时或不及,则可以钻挡之,便疾固不待言,且钻非但不能御敌,抑且可以制人,若横小臂于枪杆之后段,屈肘击人,力猛而灵疾,枪之所以能敌多人而不惧者,钻亦与有功也。

20.*手枪法

*手枪者,即用钻击制胜之法也。然行此法,非常危险,非不得已时,不肯轻用,盖须将枪法故意疏乱,使敌人入枪门以内,然后假意横枪格其械,进而己伏小臂于枪杆,迫近至相距一步,急屈肘横击其脑。·来自“武宗”公众号·如不中,宜略转身向右斜下方,猛点其制俞之处;再不中,则须用挑枪法挑之矣,此系杨家枪最著名之枪法,非危急时不能轻用,杨家枪之所以传,也以此也。

二、秘传三十六式杨家枪图解

正立:

面南立右手掉枪于右前方,左手直垂,两足并拢,头向前,目视枪尖。

起手:

先将右手横枪向左,左手握枪杆中部,然后右手退握枪钻,同时左足开一步,身左旋。

1.毒蛇出洞:

先将枪尖自左而右,布成枪花,左足抢进一步,左手摔向后,右手只手举枪前刺。(见图1)

杨家枪图解,杨家枪的真实来历(1)

图1

2.苍龙探爪:

左足跟进一步,左手仍接枪杆,变为前马步面南,枪平收置胸际。(见图2)

杨家枪图解,杨家枪的真实来历(2)

图2

3.丹风穿花:

左手放开枪杆,右手举枪从后方起作一盘头,至前面时,左手托之,此时成右侧弓步。(见图3-①)

杨家枪图解,杨家枪的真实来历(3)

图3-①

4.倒曳牛尾:

右手屈肘下压,左手接枪下压,左臂紧贴枪杆,左足絞右一步转身,头后顾。(见图3-②)

杨家枪图解,杨家枪的真实来历(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