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际交往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自己在大学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00:04:23

我认为当代我国大学人际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交成两极分化严重。

所谓的两极分化严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社交恐惧和社交“牛逼”,社交恐惧就是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害怕暴露在人群中,会手足无措;社交“牛逼”就是其的一个极端,就是无论是在熟人还是陌生人面前都表现出十分的自来熟,和谁都可以玩得起来,也可以随时随地表现自己,也不会怯场。

社交恐惧,是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具有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对社交场合和社交对象感到抵触,不愿与他人接触,甚至害怕与他人交往,对交往特别敏感,会感到非常紧张,在意他人的负性评价,主要表现为自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同时会产生焦虑、孤独、不敢面对现实,在没有人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表现。在不得不与人交往或接触的情况下,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面红耳赤、身体颤抖、手心出汗等症状。他们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影响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生理因素,有些人的社交恐惧是遗传决定的,不愿意社交,不敢社交与多巴胺有关,这也不是能够控制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大学生产生社交恐惧的主要原因,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感情方面的渴望比较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异性的关注,但往往由于认知偏差、性格内向的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原因,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情绪紧张、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甚至身体颤抖等症状。心理因素中有以下几点:认知偏差,对自我的认知或者对他人的认知偏差,对自我的认知要么就是过高要么就是过低,对自己评价高会导致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评价过低,则会害怕与他人交往,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外貌的认可,对自己外貌的满意程度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行为,另外对他人的认知也同样值得注意,每个人对相同事件或者他人行为的结果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有时候理解错了别人善意的语言就会导致自己的恐惧、紧张,进而发展成为社交恐惧;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大学期间学生处于情感丰富的时期,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因此,人际交往的需求也比较强烈,不同于以往中学时期简单的人际关系和单纯的交往环境,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太过复杂,因此掌握好人际交往的技能是必要的;早期的创伤,早期的创伤经历,在有社交恐惧的学生身上可能会有以往的社交失败的创伤经历,这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社交。

社交“牛逼”,在大学生群体内的表现为: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无论和陌生人还是半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交谈,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冷落。产生的原因也是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性质的改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内已经基本上全部是00后的学生,这一带的年轻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远超80后和90后,社交牛逼也最初出现在某个网红那里,最终发展成为被大学生接受的与社交恐惧相对的词,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正在不断的涌入大学的校园里被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给接受;性格原因,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但是无非也就两个,一个是外向一个是内向,外向的人就很容易成为社交“牛逼”,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打成一片,生长环境让他们会接受,并且从容地接受那些;经历的不同,与社交恐惧相同的是,社交“牛逼”也可能是以前受过创伤,只不过受过创伤之后社交“牛逼”是越走越远,,选择坦然接受。

不管怎样,两种问题都是问题,都过于极端,但是相比较而言,后者的痛苦焦虑可能会更少一点,但是最好还是在其中找个折中的态度,对人处事温雅,社交也要有度要知道收敛,收放自如才是当今时代大学生的社交之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