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思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19:52:32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思路(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开头先点明李大钊同志牺牲的时间,接着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被害后的情形,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下面,我就结合本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了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并相互交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为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默读、小组内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等,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在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内化文本的目的。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思路(2)

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李大钊同志被捕时这部分内容时,我紧紧抓住“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这句话,组织学生反复地读,并引导学生抓住“不慌不忙”“取”“走”等词语,体会李大钊同志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四、注重了写法的渗透

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运用神态、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思路(3)

六、注意引导学生在对比和细节描写上分析人物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第十七自然段“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一个词是“慈祥”,一个词是“严峻”,在对比中突出了父亲的爱憎分明。文章还有多处细节描写,让人感同身受,如身临其境。文章的倒数第三段关于舅老爷“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和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等都非常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目的。但由于个人素质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对学生的评价语还不够丰富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扎实、更有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思路(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