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这篇小古文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识别两个小孩的观点,理解他们的证明过程。
课上完了,我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四,我点开学生交上的作业一看,大吃一惊,很多同学的都没有按照问题的要求来答,只是把关于两个小孩的话语连起来,又做了一下翻译,我沮丧地开始反思在什么地方存在问题。
一、导入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但是没有促进学生思考。课堂的一开始,我提出问题想调动学生活跃起来。我问:大家昨天和妈妈有过意见分歧二争论的经历吗,如果有,你们在争什么?
段鑫宇说他妈妈让他先把作业写完,不要拖到晚上再写。大家听了段鑫宇的话也说他们也遇到了这样的分歧,我只是简单地赞同了大家说到的生活经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如果我引导大家把妈妈要求提前写完作业的原因和自己想先玩的原因都呈现出来的话,大家就会思考和妈妈争论的过程,思索争论的焦点,大家也许更能体会日常生活中的争辩都是因为观点不同而引起的,回会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思维上的铺垫,而不仅仅是活跃气氛。
二、教学活动窄化成提取信息,学生的思维没有主动参与。学生读通了课文,我强调了“其、此、决、乎”的意思后,提出:两个小孩之所以争辩是因为__________。学生再次带着我得问题阅读争辩的过程段落,他们说出是因为两个小孩的想法不同,大家再课文中找找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和"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我问他们是如何说服对方的时候,同学们找出了“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我以为大家能在课文中找到信息就是理解了观点和说明了。
其实,大家虽然能找出信息,但是并不能理解什么是观点,什么是证明。如果我把课文的语句顺序进行调换,变成这个样子: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学习往往是在问题中产生的。学生在反转对比中,就会思考为什么原文是这个样子,他就会对一眼看上去很明白的东西进行分析,他可能才会明白:只有有了观点,才会进行说明,说明是为了支撑观点,而不是观点在支撑说明的过程,原文中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是证明观点的例子,例子可以进行变换。
三、教学停留在识别,没有进行应用。学生找出了两个小孩说明自己观点的依据之后,我们分析小孩看问题的角度,学生发现了第一个小孩在通过眼睛观察来感受太阳的远近,另一个小孩通过温度感觉来体验太阳的远近。如果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设计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来写早晨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的样子时,学生也许会进一步理解证明论点的论据具有可换性,比如,设计这样的仿写任务:
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日始出_________,而日中_________;
根据对太阳温度的感知,日初出__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信息的提取,学生还应该对什么论点和说明进行辨别,他们要经过思考分析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没有认知思维的参与,学习就是肤浅的,教学也是肤浅的。今后的教学要通过任务来驱动学生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里是:,爱研究学情,爱反思课堂,您有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