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就是一堆被强风吹起的尘土和碎屑。可以理解它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沙源,一个是强风。
回顾我国古籍,已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班固《汉书》中曾写到:“大风从西北起,云气亦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
据正史记载,公元 300 ~ 1909 年,我国共发生尘暴 436 次,尘暴日数达 901 日。
实际上在我国历史文明还未开始以前,沙尘暴就一直存在。这二三百万年以来,自青藏高原逐渐隆起,我们这片土地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沙尘暴为何无法根治?土壤、黄砂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当干旱少雨且气温变暖时,硅酸盐表面的硅酸失去水分。沙粒就能通过摩擦感应出静电场,相对于地面产生负电荷,相互之间有了排斥作用,从而使更多的沙粒松动,成为气溶胶不能凝聚在一起。
除了沙漠、沙地之外,以石砾为主的干旱地区的戈壁滩、受风力破坏后的地表、干凅的河床及湖盆、由沙粒构成的红色岩石、洪水冲积物以及黄土,都能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在这些质地轻粗、干旱缺水、植被稀疏的地表,一旦风速超过起沙风速,便很容易引发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