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农村生活相比30年前,的确是翻天覆地变得更好了!
但是该说不说的,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变大,还有那被破坏了的传统习俗。在老祖宗面前,我们什么也不是,但却又不好意思多说什么,毕竟都能吃上饭,还能吃上肉。
腊肉飘香
三十年前,一桌年饭,都能静下心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一顿,那是平时很难凑齐的丰盛。下厨前认真准备,餐桌上大快朵颐,我们会用心努力去吃,各种真诚的叮咛嘱咐,也许心怀杂念,但能听得进去,且希望与期待都同在。
农村家宴
现在,一桌年饭,仿佛各有所思,一家人也热热闹闹,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丰盛可以,不丰盛也不介意。也许是我们懂得的事情多了,好像许多话都不必要开口说出来,甚至连基本的客套也免了,各自憋在心里,都装着些许或有或无的揣测。
从前鞭炮声声,礼花荡漾,空气中有股年的味道,那不仅仅是硫磺味。也许是因为穷到没有退步的可能,任何一点努力都能看到前路的希望,使得我们对美好明天的不尽向往。
现在鞭炮声零零星星,仿佛都在担心污染环境,担心被抓进监狱似的,尽管身边没有人因为放鞭炮进监狱。感觉有人在*人诛心,使得我们无法与自己的文化接洽,不仅仅物是人非,对历史文化信仰开始失落。传说也许快扛不住了,年兽真来了,到时候翻箱倒柜找鞭炮,那就贻笑大方了。
春节烟花
对于早已脱离农村的人来说,早已无所谓。毕竟作为底层的农村人,压根不知道城市上层有什么样的信仰,是读《圣经》还是敲着木鱼?
时代需要进步,即便许多进步让多数人无法接受,都挡不住某些趋势。人人都努力奋斗的年代,都在不断制造正能量,而不敢轻易说出内心的想法,害怕被当做异类。然而反其道而行的人很少,却偏偏能吸引多数的注意力,这样很不好,毕竟许多人不具备成熟的判断力。或者反文化能带来更多流量,稍微脸皮厚一点,就能享受到泼天的福利。
龙年春节到了,我想给自己买件红色外套,不然差点就忘了自己属龙。很多点点滴滴的文化传统,如果老人家不跟我说,真要忘记了。
春节,没有想去问候任何人新年好,习惯了平淡生活,不知这种心理是不是太异类?穷则独善其身,这句可以稍微安慰自己,毕竟感觉身边没有同类人,或者都伪装起来了,只是我没察觉而已。农村的小小奋斗和坚守,实事求是就好,没有那么多嘘寒问暖,对身边的人好点,就可以了。
带娃时光
小孩子们不爱吃饭,也不爱吃菜,不被允许放鞭炮,只能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要么就玩手机,感觉他们好可怜,于是我一个个问:你们过年快不快乐?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知道,然后各自散去。
成年人的世界,有了家的牵绊,有父母,也有子女,所以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了。每个人对待子女教育都不同,聚在一起后,各种思想的碰撞,成了批评指责,人人都觉得自己做得对,穷人或者富人往往都这么觉得。
除夕之夜,晚上12点的农村,必定爆竹声声,即便禁止燃放,人们也会心照不宣,内心的无声对抗,与空气中以声速传播的声响,不断响彻云霄,习俗在挣扎着,示意着农村不会妥协。
吃年饭放鞭炮
三十年后,也许城市成了“文化”荒漠,农村也成了文化荒漠,但荒漠也有绿色。
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农村人,喜欢今日的爆竹声声,老师不同意耍鞭炮,作为“不成熟的”家长,我带着儿子一起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