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读·《墨子·亲士》
《亲士》篇着重说明亲近贤士、使用贤才的重要性,以及贤才难得,且往往受压制、屈辱;国君必须懂得识别敢于诤谏的贤人,能够容纳不同意见的大臣;要量才授官;有容乃大等等。各段颇不连属,有的段落脱离中心。学者们或疑有缺失,或以为辑缀而成。孙诒让认为:“此篇所论,大抵《尚贤》篇之余义。亦似不当为第一篇,后人因其持论尚正,与儒言相近,遂举以冠首耳。”
一、《亲士》的各章要义
《亲士》篇共七章。各章要义是:
第一章:论述存恤、任用贤士,关系国家存亡的重要。国君必须有“非士无与虑国”的意识。
第二章:以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为例,论述“于其国抑而大丑”的国君,要善于“用民(臣)”,最终取胜“达名成功于天下”。
第三章:论述有道君子,不因进退而“败其志”,始终自信取胜。
第四章:论述“偪臣伤君”,指出“君必有弗弗之臣”,这样“可以长生保国”;并劝说当权者: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提拔人才。
第五章:举出多例,说明“太盛难守”的道理。
第六章:论述贤明的君主,应具备海纳百川的气度,广收贤良才是“兼王之道”。
第七章:告诫君主记取“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硗埆者其地不育”的教训,君王是恩泽要“流国”,这样才能招纳贤士,可以王天下、保国家。
二、《亲士》的内容分析
(一)《亲士》的主题思想
《亲士》:亲近重用贤士。墨子以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贤君与桀、纣等昏君对待贤人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为例,说明能否亲士用贤,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并进一步指出,国君要做到亲士用贤,除了要有自任其难的爱士之心外,还须具备宽容、体谅的态度,广泛采纳各色人才,让他们各抒己见,面折廷争。这才是可以王天下、保国家的兼王之道。
(二)《亲士》的特殊意义
《墨子》中“亲士”的“士”,不是一般(社会)意义上的“士”。而是特指大臣中的“弗弗之臣”、“谔谔之下”。意思是:君主必须有敢于诤谏之臣,主上必须有敢于直言争辩的下属。
(三)《亲士》的结构简析
1.开篇立题
“亲士”是当政统治者的职责所在,当政统治者必须容纳贤士,急求贤士。只有这样,才能谋国之大计,使国家长治久安。而“缓贤忘士”,乃是亡国之举。墨子“上说下教”,本篇显然属于“上说”的口气。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墨子举出来例子: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这三个人都生于忧患之中,有共同的成功经验——善于用人。“亲士”之道的妙用,大可立于不败之地,小可转败为胜。
2.“贤士”应有的品质
墨子紧接着指出君王可能面对“逼臣”和“谄下”,这两种人将使得君王听不到好的意见,受到百姓的抱怨。所以君王需要贤士的辅助去面对。谄谀阿奉之人围在身边,好的建议被他们阻障难进,那国家就危险了。桀、纣正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天下之士,结果身被*而失掉天下。墨子认为“贤士”应有的品质是:“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
3.告诫当政统治者必须借助贤者,心胸开阔海纳百川
墨子先用“利锥先挫,快刀先糜,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等以及比干等人之死的原因作比,告诫人们:做事、从政要刚柔相济,缓急有度,特别是作为当权统治者,除要有自任其难的爱士之心外,还应掌握适度原则,不可“太盛”,否则事物就会转向对立面。应做到容人之短,用其所长,这样才能事业有成。
(四)《亲士》的最大亮点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原之流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这段文字是《亲士》全文中最大的亮点:“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君王必须信任贤者,不多加干涉。而且“物”无违也,华夏传统中将人视为“物”中的一个类,那么此句又包含权力不能干涉百姓之含义。明确提出君王是“天下器”,是人们的工具、器物。君王是“天下器”的道理也一样。君王虽然也是人,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器”。作为“人”,君王有私,但作为“器”则必须无私。君王是“器”不是人,不能干涉百姓。
三、《亲士》的传世名句
(一)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贤明君子能严于责己而宽以待人,而平庸之辈则宽容自己而苛求别人。)
(二)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君子得以进用时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退位时能反思实情及原因。)
(三)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提拔人才。)
(四)太盛难守也 。(事物处于极端状态,就难以保持长久。)
(五)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好的弓难以张开,但它可以射到高处,射进深处;好马难以驾驭,但它可以载驮重物,到达远方;杰出的人才难以支使,但他可以使国君受到尊敬。)
(六)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注满自己,所以能汇成滔滔巨流。)
(七)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圣人遇事不推辞,处理事情不违背常理,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良才。)
四、《亲士》的知识链接
(一)关于“士”
“士”,是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毛遂自荐、烛之武退秦师等。
(二)孔子眼中的“士”
《论语·子路13-20》载: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eng,浅薄固执的样子。)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斗,古代量名;筲shao,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何足算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子贡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可以称之为“士”,孔子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根据子贡提问的变化,孔子对“世”进行了有层次的解释。孔子观念中的“士”,应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降格一等的“士”应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降格以求的“士”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当子贡把话题转向当时的当政者,孔子认为他们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要培养的“士”,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人。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亦作季路,鲁国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卞桥镇)人,孔子的学生,小孔子9岁。《论语》中有41章提到他。
(三)滕州历史上的“士”
1.孟尝君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君田文,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楚有春申君黄歇,赵有平原君赵胜)之一,以纳贤下士而闻名于世。孟尝君墓目前共两处,一处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另一处位于山东省青州市。
山东滕州的孟尝君墓位于薛国故城东北隅(今山东滕州官桥镇驻地)。该处有两座墓,一为孟尝君父亲田婴墓,一为孟尝君墓。齐威王少子靖郭君田婴死后,田文袭封薛公,号孟尝君。其继续扩筑薛国城池与豪华的宫城。今故薛城内中心高地——皇殿岗,即是当年孟尝君父子的宫城所在地。不但如此,孟尝君还喜欢纳贤下士,广罗天下人才,并特地设立养贤所。明万历十三年《滕志》载:“礼贤馆,在薛城内西北隅,孟尝君养士之所也。”说明孟尝君曾经在薛城内西北角隅,设立用于养士三千的礼贤馆。公元前279年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故城内东北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并列,俗为故薛传说的“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2.冯谖
冯谖[xuān](生卒年不详),一作冯驩,战国时期齐国人,是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地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
先前冯谖因穷困潦倒,无以维持生计,便托人请求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供给他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客吃饭有鱼,外出乘车;中客吃饭有鱼,外出无车;下客饭菜粗劣,外出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