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白钰毕婕
所谓的艺术行为,始终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自残行为,当心中有一口气不得不发时,人本能地会自我摧残。作为一直研究艺术行为的艺术家不以惯常的经验系统去处理情绪,把一个普通的小事,突如其来的情绪,升华为艺术行为,那么从黑暗中涌出来的不再是自我摧残,而是一个作品。
艺术也是日常人们的行为。2006年9月24日至2007年1月14日期间,何云昌在英国的东海岸捡起一块石头拿在手中,顺着海岸线徒步3500公里,112天后走回原点把石头放下。这个作品最初源于何云昌在纽约观察到美国人走路比北京人快,这个年代是谋求高效的。在半岛城市,拿着石头沿海岸线走一圈再放到原位这一结果是非常低效的。而他的行为近乎无效,这一无效和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对峙和矛盾。
2006年9月,何云昌在英国的《石头漫游记》。
2013年,何云昌行为艺术作品《抱柱之信》。
表演本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心是真挚的,初衷不是为了什么确切的目的。但我看到的很大一部分行为艺术家的表演牵强,无解,给社会制造点动静,明显好坏一目了然。让我们感动的方式有无数种,如果你早知道它的目的就是要感动你,你自然不会受之感动。所做的感人之事的动机不可以专门为了去感动别人。
艺术生于日常,日常投射出艺术,一件事情既可以是这样又可以是那样,框架和规定是人为的,美学和标准也是定义的。比如耶稣出生在马槽,那里既是一个哺育婴儿的摇篮也还是一个马槽。荷马在火炉旁吟诗,既是艺术,也是日常……日常行为与艺术行为的区别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