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叫元宵节、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赏灯则始于东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时期。明帝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遂令士族庶民点灯挂灯敬佛。
灯谜,又称瘦辞,也叫隐语,起源于战国,刘勰《文心雕龙》中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而把谜语与花灯结合的则是南宋,《武林旧事·灯品》中载:“以绢灯剪写诗词,藏头隐语,戏弄行人。"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至明清达鼎盛期,盛况空前。这天晚上全体官民要参与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元宵(汤圆)等民俗活动。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这种满城灯火官民同乐的盛况:
而灯谜,与书法、楹联、国画并称四大国粹。灯谜,既达娱乐之目的,又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可惜,由于其制作与猜的难度,已现式微之象,令人叹婉:中华又一国粹不至于就此泯灭吧?!
为弘扬国粹,现把笔者所知的制谜格式与猜谜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寄希望于高手、同好者发扬光大之。
常见的猜谜法是首先要读懂谜面,谜面,就是对谜底的描述意会、引申提示,给猜谜者的一种暗示或提示,一个思维的指向性,制谜者要么是灵光一现、妙手偶得,要么是深思熟虑慧思巧构…制成谜面,猜谜者就可以根据谜面的描述去合理的会意引申联想,确定思考的方向,通过象形、谐音、用典、加减字、正反解、附会、离合、拆分、等方法反向思维、仔细推敲。如“见人就笑"、“有耳听不见"(各打一字),谜底为“竺、龙”,这是采取加字法,意会为加“人”就是个“笑”字即为“竺”,加耳听不见,推为“聋”字,再去掉“耳”就是个“龙”字;再如:给一半,留一半(一字),是个“细”字,彼此各一半(一字),是个“跛"字,这是离合法;再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一字),是个“也"字,这是暗示法;日照人间(礼貌用语),叫“光临",左右皆是(一国名),推为“中间非",即“中非”,这是意会引申;东坡投石(打一饮料名),这是用典:苏轼在小妹与秦观成婚的晚上,小妹顽皮出对难新郎,苏轼投石“一石击破水中天”暗中提示新郎,用石头击打水面,切为“苏打水"……
但制谜时带有各种格(一定的格式)的谜语就更见功力,有相当难度,更加烧脑了。
灯谜设格,始于明代,首创于杨州马苍山,计有十八格,有会意、谐声、卷帘、钓鱼、含沙等,到26年,同昌韩英麟《增广隐格释略》记有407格,但不少怪僻艰深、牵强附会、实用价值不大的,已渐渐被淘汰,现在常见的有20余种。
常用的谜格有(不完全举例):
1、秋千格
谜底必须两个字,象打秋千一样,从下往上倒过来读。如“米粮川”,米粮是谷,川是河,合起来是谷河,倒读即为“河谷”。
2、卷帘格
谜底限定三个字以上,象珠帘倒卷一样,谜底也要从下往上倒过来读。如“甘露寺相亲”(打一电影演员名),大家都知道:甘露寺相亲,是三国时孙权的妹妹相亲看中了刘备(皇叔),缩为三字即为“皇叔中",卷帘倒读即为“中叔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