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确认了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简称“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北伐的条件】
1.黄埔军的建立,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这个新式的军校已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并重。根据“亲爱精诚“的校训,倡导“团结、牺牲、奋斗”三大精神。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信仰,有素质的军事人才。广东革命政府随即已黄埔学生军为主力进行两次东征,彻底打败了军阀陈炯明。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
2。工人运动的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下相继发动了省港工人大罢工和五卅运动,两次运动都给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为准备的北伐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标志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
【北伐战争的经过】
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对象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一军为先锋开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人序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农会的帮助下北伐军连战连捷。尤其是由叶挺独立团,在攻占长沙后,国民政府召开军事会议,采纳中共和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集中力量进军武汉,在此战役中已第四军,第七军为主力,接连获得贺胜桥,汀泗桥战役的胜利,随即挥师武汉,随即占领武昌。国民革命政府随即迁都武汉。第四军尤其是叶挺独立团在两湖战场上英勇*敌,屡建奇功,为北伐战争顺利进军立下不朽功勋,赢得“铁军“的殊荣。1927年3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迎来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意义】
从北伐以来,通过共产党员在北伐军中不懈的政治工作和模范作用,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支持和配合北伐军作战。革命势力一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1927年6月,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与北方的革命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发展到黄河流域,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进行一次革命的,正义的战争。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被蒋,汪代表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所窃取,但是革命的洪流以不可逆转,北伐战争中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一个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