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牡丹花
唐·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写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罗隐,也是牡丹的忠实拥趸。前面说牡丹能够与春风与共,在春光中犹如锦绣罗绮包裹灿烂夺目。“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是千古名句,想着如果牡丹化而为人该是倾城倾国的姿色,即便不流露丝毫感情也令人心动。芍药那么美只能作为牡丹的近侍,荷花那么美也应该远远避开以免被比下去。可惜韩百令尽管功成名就,可这样错过你的美好空度过一生,滋味未免平淡。”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这两句有个典故:唐代有个人叫韩弘,他做了中书令以后,觉得京城里大家都喜欢知牡丹花,整天的玩花赏花,导致整个社会风气不好,所以这个人板起面孔,很严肃的下令把所有的牡丹花都砍掉。
4.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一开篇便点名牡丹的地位——百花王。牡丹在暮春时节群花落尽残红时开始绽放,人们都称她是百花王。接着又说全天下的花卉,牡丹是天下无双的美丽,该是人间第一的花。“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两句一层比一层高,把牡丹夸得无双,“无双”“独”都是一等一的褒奖,再加上天下,人间,那就说只有天上的仙草神花才能比她更美了。可谓是真心实意爱牡丹!
5.惜牡丹花二首
唐· 白居易
一、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二、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居易也是爱牡丹之人,写牡丹的诗歌有好几首,这两首可以看出其对牡丹的怜惜疼爱。
第一首写他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因为傍晚到来的时候发现只剩下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两句极尽疼爱的姿态,这与苏轼《海棠》一诗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苏轼是否有借鉴此诗?
第二首写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对牡丹凋零的感叹,也可见其爱惜之情。尤其后两句让人想到黛玉葬花所咏《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不忍心其零落成泥碾作尘,与泥水同污。当然,这里可能不仅只是写话,也写人的心志,不远同流合污的气节。
富贵?高贵?诗人们喜欢牡丹不仅她的花朵硕大饱满,花瓣层层叠叠雍容华贵,如果仅仅如此便不会有洛阳牡丹的传说,也不会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富贵之花?高贵姿态?推荐张抗抗女士一文《牡丹的拒绝》。摘录一段: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