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万千,后半生学做减法
很喜欢白落梅的一句话:
“生命应该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
弘一法师出身富足,年轻时阅遍声色犬马,交友无数,把世俗生活过到了极致。
值声名最盛之际,他却悄然转身,皈依佛门。
此后的二十四年间,一肩梵典,三件衲衣,云游苦行。
一箪食一豆羹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清贫无比,他却自得其乐。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年轻时,我们忙于为生活做加法,行万里路,阅大千世界,交各色朋友,接纳新鲜物什。
中年以后,人生就需要适当做减法,给自己留些独处的空间。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女主麻衣是一个“囤积狂魔”。
一次地震,她被困在房间里,在满屋杂物里扒拉了半天,却连瓶救命的水都找不到。
此时的麻衣,后悔不迭地感叹:“多余的东西会断送你的性命!”
生命中那些多余的东西,可能未必要命,但必定会常常扰人烦心。
走过半生,我们和麻衣一样,都亟待一场身心的“大扫除”。
试着丢弃形形色色的*,告别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舍弃求而不得的执念。
学会在独处中与生命对话,不断丰盈自己的灵魂,而后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无论曾路过多少纷繁热闹,推杯换盏。
大幕落下,我们终将脱身离开,独自一人细数似水流光。
大曾老师写过一首打油诗:
“生命到头终作古,繁华归尘身归土。多少追名逐利客,一世经营又何苦。”
学做减法,享受独处,才是人生下半场最应该学会的生存之道。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很喜欢一句话:人这一生,一半靠挣,一半靠扔。
年轻时不知争取,注定庸碌;中年后不懂放手,皆为困兽。
如于丹所说:
“生命中的那些红尘过往、意气飞扬,从来就不会消散。
它们深深镌刻在历史的深处,珍存在后人的记忆中。
我们用整个前半生去拿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下。”
人生下半场,越走越少的是时光,越走越长的是智慧。
前半生拿得起,拿的是一种气魄和责任。
后半生放得下,放的是一份智慧与从容。
上半场不缺鸿鹄志,于滚滚红尘中尽情摸爬滚打;
后半场留一份燕雀情,笑言“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此,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