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断句,管宁割席 谁的德行更优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04:35:21

管宁大才,但不愿意为官,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但当时的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因此他想要管宁辅佐自己完成霸业,然而公孙康却不敢,"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多次征召管宁,但管宁都没有接受,管宁不想投身于政治的污泥之中,但他确实能预测天下大局,本欲在辽东颐养天年的管宁却看出新的辽东太守公孙恭的无能,也看穿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狼子野心,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又匆匆离开,果不其然,公孙渊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所灭。魏明帝曹叡也多次征召管宁,甚至华歆都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但管宁高节始终,一直没有答应入仕。

管宁割席断句,管宁割席 谁的德行更优秀(5)

3、 道不相同,不相为谋

虽被称为"龙头",但在华歆心中,管宁之才一定是超过自己的,不然他也不会"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因为管宁是真正高风亮节的名士。很多所谓的隐士,他们遁入山林,不仅是博美名,最终的目的却是入帝王家,然而管宁不同,他是真的隐士,所思所想皆是学问真理,相与为伴皆是自然山川,而世人追求的荣华富贵对他而已却如浮云,因此在避祸辽东时,管宁只谈儒家经典,整治威仪、陈明礼让;辽东不太平,他回到中原,也是抱道怀贞,仅是求道讲学,坚决辞让来自魏帝的征召。

管宁割席断句,管宁割席 谁的德行更优秀(6)

与他相对的华歆可谓是俗人的标杆了,他辗转各路势力,灵敏的政治嗅觉让他最终傍上曹魏这根大腿,此后平步青云,官越做越高,权越来越大,而华歆也非世俗之人所想的那样贪婪无能,他爱民如子,且深得民心,他渊清玉洁,有礼有法,也难怪名士嵇康将他与诸葛亮比肩:"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管宁割席断句,管宁割席 谁的德行更优秀(7)

"割席断交"的典故已被世人曲解成:管宁是不慕名利的君子,而华歆只是贪图财物的小人。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像管宁华歆这样有才的人,在乱世中无非就两条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活下去,或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死,两人都选择了前者,但仅仅是结果不同而已,管宁想的是明哲保身,不趟浑水,而华歆则是将责任揽在己身,保民救世。虽然管宁的高风亮节被后世敬仰,然而在那个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饱饭的时代,华歆致仕而救民行为无疑是更正确的。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