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夜盈昃,晨宿列张。太古之民,浑浑噩噩,有语言而无文字。先民们从事打鱼猎狩,结绳记事。随着人智渐启,事务日多,结绳无济于事,这种迫切的社会需要,人们不得不想补救的方法。于是,文字呼之欲出,应运而生。所谓“文字”,原来把独体字(即不可分开的字,如象形字)叫做“文”,把合体字(如会意、形声字)叫做“字”。字,即孳也。“文”与“字”是母子关系。所谓“文者,物象之本”,即文字之始,莫不生于象形。“文”,交错其画以象物形。后来形声相益,因文生字,如同生物孳生繁殖。时至今日,汉字己达几万个,《康熙字典》就收有汉字四万以上。所谓汉字,是文字由圆篆变为方隶(含八分)真(含楷)而定形,所以把中华文字称为汉字。汉字指的不是汉族的文字,她由圆变方虽然在汉代完成,但也不能说是汉朝的字。汉字,即是方块字。
汉字有六义,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会意和形声,皆以字为材料造的字;转注,为字形的分化;假借,为字形的节约。只有象形和指事是从无字时造的字。那么,造字的具体时代和依据是怎样呢?文字起源于伏羲氏所画的阴阳八卦。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周易》,即《易经》,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的“无字天书”。其“人更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世历三古”(伏羲为上古、周文王为中古、孔子为近古)《汉书.艺文志》,始得完成。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谓《周易》,尽管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演译成六十四卦,即“文王囿而演《周易》”而且周文王又建立了周朝,但和周朝的“周”无关。“周”指的是很周密、而且是周流不停、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周易》告诉我们宇宙最基本的秘密是“阴阳”,即矛盾。伏羲氏用阴(--)阳(—)画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就是象天、象地、象雷、象风、象水、象火、象山、象泽。这八个卦,也就是八个符号,代表了天地间八种自然现象。八卦看起来画得很复杂,其实只包含着两个符号,一个是阴(--),一个是阳(—)。 伏羲氏认为,阴阳(即矛盾)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阴阳的变化。如天地、寒热、冷暖、水火、上下,来去、左右、前后……说的全是阴阳。阳,向外扩张,阴,向内收缩。天是阳,地为阴;太阳就是阳,月亮即是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从数字上讲,奇数是阳,偶数为阴。从人体中分,头为阳(奇数),脚为阴(偶数,两只脚),右手为阳(好动、外张),左手为阴(相对笨拙)。从植物的叶芽来分,树叶是阴,树芽是阳,因为树芽不断地在生长。从方块字中讲,上为阳,下为阴;右为阳,左为阴。如果说阳代表的是一种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而且阴阳有三个特点:一是阴阳是相对的。如果没有相对,就不知道哪个是阴,哪个是阳。所以,有相对才有阴阳。二是阴阳是在变动的。宇宙间万物都在变。我们看到海洋湖泊都是平的,这是肉眼远看的一种表像,其实并不平,她有波浪起伏。水面一旦平了,就是死水,归阴了,连鱼都养不活。三是阴阳是合一的。虽然阴阳相对的、变动的,但又是分不开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以阴阳要平衡,人的阴阳不平衡就会生病。伏羲氏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周易》整部书只有图像,所有的字都是有了文字以后,慢慢加上去,加到最后,也只不过四千多字。但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图像,却开启了中华文字的滥觞。伏羲氏画下八个图像,虽属象形文字,但这种文字不过是简单的符号,而且数量太少,不足以应用。所以,神农氏时用结绳的方法以代替文字。如“一”“二”“三”古文作“弌”“弍”“弎”还象结绳形状。至黄帝时,仓颉初造书契,以代结绳。书,箸也,契,刻也。取的都是代表语言的符号,刻而箸之于木,以便行远经久。这就是我国文字的正式形成。
那么,仓颉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羲(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根据《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曾提到远古的人们观察天地鸟兽之文而画八卦的传说。《说文解字》序中还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啼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就是说,仓颉是继承伏羲氏通过观察天地鸟兽之文,画出的阴阳八卦而造字。古传仓颉造字,但今天看来,似乎不止是仓颉一人。如《荀子》所说“作书者众,而仓颉独传,用心一也”。这里所说的“一”,是指仓颉造字有同一标准法则,说明古来的文字作者虽多,但只有仓颉独传伏羲氏的阴阳八卦原理。如水字,伏羲氏“☵”是水动,即大地当中有江河,川流不息,那就是水。火字,伏羲氏“☲”,是天中有变动。即当时的森林野火,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远远望去,就像天空着火。它是两阳一阴。仓颉的“太”字,“大”字代表阳,“点”代表阴。大字和点比例不合,相差甚远。但其毕竟有阴有阳,起始是用于太极。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然而,仓颉究竟造的是什么字体呢?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案古文者,黄帝史苍(仓)颉所造也。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至于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不是说仓颉真的有四只眼睛,而是说他象征着人类从猿进化为人,因而双目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好像增加了两只眼睛,能够全面地,综合地观察世界,把握世界,透视大宇宙,因而能在脑海里构造概念,并用“文”、“字”来表示概念。张怀瓘说仓颉造的“古文”,是先秦文字的总称。所谓古文,就是传说中夏代的蝌蚪文字。在书法史中有一种“蝌蚪文”即是所谓的“古文”的字体,是我国最早的字体。先秦文字因遭秦朝的焚书坑儒,流传到今天寥若晨星。所以“甲骨文”为最古,其次是各种“金文”和“石鼓文”。
“甲骨文”,又名“殷契”、“殷墟文”、“贞卜文”。即刻于兽骨的叫“兽骨文”,刻在龟甲上的叫“龟甲文”。其书以刀刻于龟甲兽骨上, 字画瘦直,两端尖锐,结构简古,不易辨识。但其达到古朴雄健,稚拙天然的艺术境界。紧接着甲骨文字出现的是古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即是铸造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凹者叫做款,也称阴文,凸者叫做识,也称为阳文。钟鼎上的款识叫“钟鼎文”,货币上的文字叫做“泉布文”。铸在乐器、兵器、量器上的,都统一叫做“金文”。周代的石鼓文 即籀文(大篆),是指铭刻在十块鼓形石上面的文字。传说为周宣王(前827–前781年)时史官籀所书,号称“大篆”,可以说是篆书之祖。关于篆书的含意,《说文》:“篆,引书也。”“引书”就是引笔作书。因为篆书的笔道横直粗细如一,故可以引笔而书。《说文解字》序中说:“秦书有八体……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篆书与籀文同是一个系统的字体,石鼓文和史籀在文字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整理并颁行了一种比较规范的篆字书体,书法史上称之为“小篆”(又名秦篆)。在所谓“书同文”、“车同轨”的同时,也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说文解字》序记载小篆的创作过程,“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汉书.艺文志》说:“初闾里书师,合秦李斯所作《仓颉篇》,赵高所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断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并为《仓颉篇》。由此可知,秦时通行的小篆字体共有三千三百个字。时至二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常用字也只不过是五六千个,可见当时文字发展之快。
秦人创了小篆,小篆书写起来虽比大篆便捷,但还是不适应奏章繁多的要求,所以“隶书”应运而生。晋人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事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隶’者,篆之捷也”。“佐书”,即秦隶书。南朝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将隶书的创作过程都说得一清二楚。“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唐人张怀瓘《书断》说得更详细。“案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汉承秦后,整理创新文字不遗余力,字体由篆而隶,由隶而真,行草飞白亦杂然并出,使文字发生急剧变化。汉朝以后,文字虽然字数日渐增多,但字的形态不再变化了。汉字在汉代定形,而且由于书具进步,特别是后汉发明了纸张,书法之妙态毕陈,遂由应用艺术进为美感艺术。书家辈出,灿若繁星,先有曹喜、杜度、崔瑗、刘德升等出于前,又有蔡邕、张芝、师宜官、邯郸淳、锺繇、梁鹄、卫觊步于后,形成书法史上的第一高峰。
纵观世界各国,多用表音文字,即用拼音字母互相拼凑以成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单词或词组,用的就是几十个(英语26)个字母。人类所能发出的声音有限,所以表音文字的字形也有限,根本形不成书法。我国文字乃表义,形音义三者并重,先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一字一义,同音多字多义。宇宙间的事物无穷,其义亦无穷,其字形亦无穷。所以,自伏羲氏开拓了源头之后,文字川流不息。反观我国历史,文字的统一注定了国家版图的统一,由汉字构成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最强大的软实力。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文化自信之所在。
责任编辑:陈广灏 审核: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