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见今时月下句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日月今人不见古时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18:49:18

古之贤者,见中秋明月,不禁生情:“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增广贤文》)

中国古代文人传统上大都有“悲秋”情节——

古人不见今时月下句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日月今人不见古时月(1)

元•赵孟頫《秋声赋》

欧阳子静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他听到,“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大家的童子文采也很高,对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于是老夫子感慨起来,“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感慨未毕,“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宋•欧阳修《秋声赋》)

多美妙的文意,在中秋时节读来胸中沛然,不长的文字,几乎都叫我搬运来了。但我想我应是那童子,在当今好快好快的生活节奏下,已经没有了老夫子那种“悲秋”的意趣,闲暇时偶有那种“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悠然感觉,就很知足了。

于是我好奇心大涨,考据癖发作,非要把“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来历探究一番。果不其然,古人化用了绝好佳句——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这位是酒徒中的诗者,诗者中的剑客,我辈怎能企及?

在诗的海洋里寻觅,又看到了——

古人不见今时月下句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日月今人不见古时月(2)

明•祝允明草书手卷《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于是,信心备受打击。李白的月光,“秋复春”,还能说是赏中秋之月有感而发,这张若虚直接就注明“春江”,春月也是这么“情怀”,叫我写什么样的绝妙佳句去和两位文之尊者谈屑?

不行,要独辟蹊径,要从月中寻觅些故事,诗歌不能取胜了,奇妙说法总要有吧?

在李白诗里,又是“白兔捣药”,又是“嫦娥孤栖”,这红眼的兔乖乖伴着高髻的美人,天天嗅着仙草神药的芳香又是为哪般?

古人不见今时月下句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日月今人不见古时月(3)

一番翻检,好神奇,这兔儿与美人,原来早就有月亮户籍——

古人不见今时月下句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日月今人不见古时月(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