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写的什么,庄子写了哪些文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23:15:26

这里庄子同几个故事来阐释了他的有用和无用、大用和小用的哲理。很多事情并非我们看上去那样。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明晰事物的“相对性”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对世间万物的相对性进行了大量深刻的论述。

在《道德经》的第二章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而且在道家思想中,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都特别关注和重视“弱”、“无”的价值。老子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说,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能伸展,卑下反可充盈,敝旧反可更新,少取反而获得,贪多反而迷惑。

因此,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不局限于眼睛所见,所以看得清楚;不以自己为正确,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骄傲仗持自己,所以才能领导别人。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这里“曲则全”、“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都是一种高深的人生智慧。

庄子写的什么,庄子写了哪些文章(5)

另外,庄子在《齐物论》中也阐述了事物相对性的道理。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万物互相形成“彼此”,万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彼的一面看就看不到此的一面,从此的一面就看不到彼的一面。所以,彼是由于此的对待而出现的,此也因为彼的对待而形成的。彼和此是相对相生的。

03

第三个:顺势而为

庄子在《养生主》中,用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向我们阐释了,我们在世上行走,就像以刀解牛一样,要按照自然的规律为人处世,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庖丁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而不坏,是一种技术的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打,因为他用到去砍骨头;好一点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割肉。而庖丁用刀于骨头间的空隙,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毫不费力,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而不换。

庄子写的什么,庄子写了哪些文章(6)

在《人间世》中,庄子用了几个故事来阐释了这种顺势而为的智慧,比如“螳臂当车”,螳螂用自己的臂膀试图挡住来往的车辆,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行为;养老虎的人,不会给它吃完整的动物,并且切成小块小块的喂给老虎,因为怕老虎*生时或者是撕咬大块肉时发怒,所以,要顺从老虎的性情,才能好好饲养它。

要懂得顺势而为,就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庄子在《大宗师》中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我们不可以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个很重要,不然就是螳臂当车一样愚蠢。在《养生主》中,庄子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随无限,一定会很疲惫。

“自知”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智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孙子兵法》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能知人的人很聪明,但是能自知的人才拥有智慧。

能正确认识自己真的太重要了,很多人失败就是败在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上面,这种智慧不管是东方和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同样重要。在3000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和“凡事勿过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讲“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他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就是这种古老智慧的体现。

庄子写的什么,庄子写了哪些文章(7)

好了,我们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我结合《庄子》的内篇七篇内容,分享了庄子对我们的几个思想,一个是关于“大智慧和小智慧”的区别,一个是关于“有用和无用”的区别;一个是关于顺势而为的重要性,我们从顺势而为,讲到了要“自知”的重要性,其实从顺势而为,道家思想还有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精彩论述,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当然,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非常广博,今天我的分享只是一些个人的学习浅见,欢迎大家分享讨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